武夷花园公交站旁,总有一群身穿黄色坎肩、橙色围裙的“奉粥人”。他们每天免费为行色匆匆的路人奉上一杯温暖的稀饭。不为名、不图利、不打广告、不分节假日,风雨无阻地坚持着这份“奉粥”工作。

 凌晨4点30分,“布料组合”在调整火力

布女士和廖先生是对“金领”夫妻,他们戏称自己是“布料组合”。周一凌晨三点多他们就走出了家门,四点钟已经到了“仁爱心栈”的厨房,夫妻俩调试着各个“灶头”的火力。这一天早上他们用二十多斤米熬出了四大锅的爱心粥。

6点30分,第一锅爱心粥出炉

免费为市民发放早餐粥,是由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发起的“仁爱心栈”慈善项目。从2008年成立至今,北京市区已开设了五家心栈,分别位于北京西客站、清华科技园、朝外SOHO、亦庄商业区、通州大运河,每天免费奉粥一千多杯,每年参与志愿者超过15000人次。这些志愿者当中,有的是私企老板,有的是餐厅经理,有的是企业高管,当然更多的还是附近愿意奉献爱心的居民。#p#分页标题#e#

程先生带着三岁半的儿子参加奉粥活动

 

                  流浪老人每天守候于此

周一凌晨四点多,记者在通州大运河“心栈”的熬粥地点——莲泽舫素食餐厅看到,餐厅中的几位志愿者早已热火朝天地刷锅淘米点火熬粥。米是由爱心人士捐赠的,来这里奉粥的志愿者没有一分钱工资。他们每周轮班来熬粥,要从凌晨四点一直忙碌到上午十点。凌晨四点半四口大锅开始煮米,六点半一起出锅。其间的两小时要有人不停搅拌,否则容易糊锅。熬制好后,将装着粥的两个大保温桶抬上三轮车,一人骑着,其他人步行两公里到奉粥地点,盛杯分发路人。这一天他们发放了270杯爱心粥。

志愿者马女士是个乐观开心果

            两名务工人员喝着粥

心栈负责人李女士告诉记者,“奉粥这个活动我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做!欢迎全社会有奉献精神、热爱公益的爱心人士,加入我们的志愿者队伍。”

 

上午10点,结束了奉粥活动,通州仁爱心栈负责人李女士,带着她的志愿者团队返回。一路上志愿者郭先生和廖先生还在捡拾路上的垃圾

 

回到熬粥点“莲泽舫餐厅”,只有刷完保温桶和三轮车,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