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定位,四个阶段,四种关怀”是仁爱灾害救助中心独特的赈灾模式,持续、扎实、有效的救助,是仁爱救援队一贯坚持的工作宗旨......

 3月22日,座落在凤凰岭的仁爱慈善基金会灾害救助中心,“灾害救助中心宗旨理念文化”培训正式开始。  部长王璐老师详细介绍了仁爱灾害救助中心的救助模式:

“三个定位”:做政府救灾体系的补充者,查缺补漏,重点针对外来流动人口、重伤亡家庭和学生;做民间慈善力量的协调者,整合当地和外来的NGO组织协同工作;做受灾民众的陪伴者和服务者,培育灾后当地的原生力量,成为灾民可以信任的陪伴者;

“四个阶段”:救难、救急、救助、救济; 

“四种关怀”:一线、贴身、持续、补漏。

救援队队长李韵峰带领队员观看了PPT《救援队大事记》,让队员们更好地了解了2008年的安徽雪灾救助、去年的雅安芦山、甘肃岷县和广州水灾救助的中心还重点介绍了灾后当地原生力量的培育。2010年玉树地震灾害救助中“生命协会”,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救助中的“舟曲同心圆心理辅导中心”,和2011年云南盈江地震灾害救助中的“大盈江公益慈善协会”,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救助中的“仁爱心栈志愿者服务中心”,这些都是仁爱基金会在当地培育的灾后原生公益力量。 

技术培训组长田建源分享了去年参与救援时的经历感受:回想起来就像发生在昨天,救援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至今还一直感动着,这种心灵最直观的感受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救援才能体会到,也正是这种最真诚、最单纯的救援行动一直打动着自己,坚定了自己加入仁爱这支救援队伍的决心,参与救援行动,从队员们还共同学习了仁爱救援队的救援原则和入队要求以及行为规范。大家甚至没放过下午本应是闲暇的时间,回到基金会练习绳结的打法。一天快乐充实的训练就这样结束了,李队总结了今天的培训:“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核心文化理念的培训,就是要让每个队员都明白我们仁爱的独特救助模式,了解我们的宗旨。理念就是信念,在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的救援中,信念才是我们一直坚持,从不放弃,毫不动摇的核心。我们每一个救援人员要把这种信念渗透贯穿到我们的生命里,直到永远!”

 仁爱救援队就是这样一支从心灵、关爱入手,持续、扎实、有效救助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