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孩子磨蹭、拖延、痴迷网络游戏等,父母们痛苦不堪、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道出了多少家长的心声!

应仙游广大家长和志愿者的诚挚邀请,2月18日,大年初三,仁爱孝德项目志愿者鲁杰老师辞别老母亲,从长春飞抵福州,于2月19日至2月22日,在仙游举办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和辅导,专门解答志愿者们在亲子教育中的困惑。

在讲座中,鲁老师诚恳的跟家长们说,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的内心非常孤独,需要陪伴。有的孩子跟鲁老师说,其实自己并不是多么喜欢打游戏,有时候抱着游戏机就睡着了,可是,却无办法停下来,因为,除了游戏,不知道还可以去干什么?实在太无聊、太孤独了,在游戏里,还能找到一丝存在感。


孩子的压岁钱问题、不爱做家务问题等等,表面上是孩子不懂事、不理解和体贴父母,背后却是家庭教育的偏颇和缺失。


鲁老师以她多年的亲子咨询和慈善经历,推心置腹地跟家长说:我们只有理解孩子、成为孩子,才能真正引导孩子,从而成就他。试问,父母从来没有关注过孩子的精神需求,只忙着出去赚钱,或者沉迷在自己喜欢的事情,甚至总是看手机、玩电脑,却要求孩子热爱学习、体谅父母,是否太不现实?


对于现在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鲁老师说,专注力是一种品质,孩子只有静心才能专注。而孩子静心的前提是家长能够静心不混乱、头脑清明、心地开朗,否则孩子一定处于紧张和混乱中,如何能够专注?孩子的成长要以精神健康为核心、人际交往为动力。


 

鲁老师语重心长地叮嘱家长们,家庭和我们的慈善组织一样,也是一个团队,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耐心陪伴和引导。只有彼此理解、共同成长,才能够真正实现家庭和睦、父(母)慈子孝。


父母平静的感知感受孩子的诉求和情绪,自然就有引导孩子的方法。比如自卑的孩子多鼓励,傲慢的孩子与他一起探讨傲慢对自身的危害,捣蛋的孩子多管教,与孩子一起分析探讨如何更好的珍爱自己、珍爱家人,善巧有效引导孩子走上普世价值所认可的光明大道,从而使孩子成为有价值的人,真正幸福和快乐。


最后,鲁老师指出,“孝”由“老”和“子”共同组成,“老”包容、关爱“子”,“子”尊敬、背负“老”,就是父慈子敬。做父母的只有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德行,父母进步了,孩子的教育就不难了。


 

鲁杰老师智慧风趣的讲解和引导,令志愿者茅塞顿开,现场互动热烈、掌声雷鸣。课后好多志愿者还围着鲁杰老师提问,期盼着鲁老师下次再来仙游。


作为仁爱孝德核心骨干志愿者,鲁杰老师也希望更多的志愿者理解孝德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多践行,上敬父老下慈子孙,对孩子言传身教。并和当地志愿者分析了在仙游开展孝德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大家共同期待孝德之风能够吹遍中华大地,走进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