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对自己来说是难忘的,今天陪着女儿参加了易县助学活动。由于之前对此类活动从未接触,来之前想法很简单,主要是让自己的孩子体验一下困难家庭孩子的生存状态,达到忆苦思甜的目的,现在想来的确是“私心满满”,不如诸位前辈无私磊落。亲历了两日的走访活动,感觉自己收获较孩子还要丰厚,的确是不虚此行,几点亲身感受与大家分享。
首先,仁爱基金此类助学活动,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平台。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由物质向心灵延伸,而且在一定时期有连续性,为困难家庭提供了精神上的慰籍,的确起到了为困难家庭的孩子重燃希望之光的积极作用。同时整个活动组织严密、机制完善、对接顺畅、理念明确,能感受组织活动的各位志愿者老师背后付出了大量的辛劳,在此深表感谢。
再者,各位志愿者表现出了无私的大爱,互相影响,互相激励,友情互助,为活动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活动中40多名志愿者多数位初次见面,以自己多年行政工作的经验,对活动顺利完成略有担心。因为组织者面对的是职业背景完全不同的陌生人,组织管理成本会大大高于来自同一单位的 个体。但是活动过程中各位志愿者老师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性完全弥补了成员互相不熟悉的影响,每一个人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来活动,任何统一组织出现的偏差都会被及时的纠偏,弥补。行政管理领域常提到的“形成合力”、“资源整合”在此次活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分析原因应该是大家工作的目标高度一致,就是要为家境困难的孩子出一把力,此时此刻人性的光辉显露无遗,再次感谢全体志愿者老师。
参加活动最大的收获在于自己真切的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我们组走访的孩子,是一个初一年级的女孩,父亲在车祸中丧生,孩子自己也受了伤,现在跟母亲一起生活。见到孩子之前,想象的是各种消极、沉默、悲观的情绪,见到孩子的那一刻我其实感受到了阳光和希望,的确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据组长介绍刚接触孩子时,她比较沉默,经过几年的连续走访,孩子状态逐渐好转。我见到的孩子,很难看出是曾经经历了丧父之痛的打击,身上传递出的是满满的正能量。这让我切实感受到的志愿服务的价值所在,同时感叹于孩子强大的内心自我修复能力。这让我想到了永远不要低估孩子追求希望的能力。
女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真与关注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对孩子的认知程度。原来总感觉孩子不懂得爱,其实只是自己不善于发现或者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同时助学活动也是自己收获的激励,增加了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一个孩子只能接受上天给予的各种不幸,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既然孩子选择了坚强,我们作为比他们幸运的成年人如何能容忍生活的苟且,平日里遇到的所谓的困难、压力,与这些受救助的孩子面临的生活重担相比,又算得了什么。想到了一句网络流行语“强者并不是没有眼泪,而是流着眼泪继续奔跑”。
这是本次活动的几点感受,先与大家共享。
2017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