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京城,绿柳轻扬,花团锦簇。启明书院“我美丽的家乡”大赛拉开帷幕。经过精心策划与组织,书院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分期开展涵盖摄影、书法等领域的人物访谈系列直播活动。此次直播是为了夯实大赛基础,让各地书院的老师能深入理解,并带动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也将公益事业做得更扎实、更有效。
 

 
迎着和煦的春风,首场访谈直播在日坛宾馆上德大象摄影俱乐部如期举行。著名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摄影协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张桐胜先生来到直播现场。

张桐胜先生虽年逾花甲却神采奕奕、步态轻盈。19岁就投身军营的他是我国最早开展航天摄影的摄影家之一,自1983年荣获罗马利亚国际摄影展金牌奖的桂冠,数十年中,多个国际大奖和涉猎多领域主题的多次个人作品展,无不凝聚着他对理想与艺术的追求和坚持。

张桐胜先生认为,摄影艺术并非高不可攀,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智能手机非常普及的当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一草一木、一花一树,用摄影的方式认识自然、感知大千世界。如果说大自然是书本之外的最美读本,那么,摄影则是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的有效路径。   

在短短45分钟的访谈直播中,张桐胜先生用生动的例子,形象的诠释了深奥的专业摄影知识。同时更把摄影与美学、与日常生活、摄影、与青少年素质培养和成长有机融合,深入浅出的表达了他对艺术与成长的理解,让大家对摄影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张桐胜先生还与我们分享了他的人生点滴。如今的“博导、专家”,当年也曾经是个青涩少年,直至一身戎装走进军营,拿起相机的他才如同“芝麻开门”一般,茅塞顿开。从此,爱上摄影的他义无反顾地踏上艺术之旅。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需要传承,几千年的历史仅仅用文字记载显然是有一定局限的,而摄影是国际语言,一目了然,无需翻译。试想,当年如果有照相机,拍下很多影像资料,那我们就可以看见秦始皇、汉武帝、杨贵妃长啥样了,对不对?”张桐胜先生贴切的比喻,诠释了摄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对传承文化、传播知识、传扬文明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谈到素质教育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张桐胜先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素质提升并非单一的。在通往艺术殿堂的路上,同样需要付出许多汗水和勤奋。只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有美好的理想和坚定信念,一步一个脚印,通过辛勤的努力,在前进的路上不断耕耘,就一定能抵达理想的彼岸,收获累累硕果,迎来灿烂的明天。

说起自己小时候,张主席深情的讲,自己生于五十年代,该长身体的时候没有吃的,该学习知识的时候碰到的文化大革 命,该工作的时候碰到了上山下乡各种状况,他们那个年代似乎每个人生的重要阶段,社会都无法给予他们可以依赖的条件,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对梦想的追求。听着他的讲述,志愿者也被带入了那个年代,“革命主义乐观精神”这个词突然不再那么遥远和概念,而是切实的感同身受。

专访结束后,张桐胜先生面带微笑,侃侃而谈的画面仍反复回放在志愿者们的脑海中,他的艺术造诣和人生智慧让大家对艺术和孩子的成长教育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这样近距离的听闻前辈的讲述,着实是非常珍贵的教育课,让闻者愈发觉得珍惜和感恩当下是何其重要的事情。
 

 
墨雨老师,来自偏远山村不断奋斗的八零后,经过自己不断的奋斗,成长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同时任北京水墨年华书画院创始人兼总院长、中国书画培训网创始人,来到自己从小梦寐以求的北京,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道路,同时还是一位公益达人,在繁忙的工作间隙,挤出时间去资助山区的孩子,一位和他一样勤奋的孩子正在他的悉心培育下茁长成长,同时这个孩子成为一个榜样,带动了更多的孩子,一个美丽的关于爱的传递故事,让在场的志愿者对这位年轻人热肃然起敬。

这位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和五十年代的张桐胜主席,年龄相差三十多年,竟然有诸多相同的经历。他们都出生在并不富裕的家庭,都从小怀揣梦想、勤奋学习,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杰出人物,同时他们太相似了,谈到那些艰苦的岁月,丝毫看不到苦难,而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风貌。成功的人多半是相似的,不成功的人各种不同啊。

墨雨谈到自己开始公益活动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回馈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希望能够帮助和自己有同样经历的小朋友,谈到自己救助的孩子,他没有过多的说自己为孩子做了什么,而是说孩子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向上的精神,策励自己也不断努力,那种浓浓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懂得感恩的人才真正快乐,才懂得真正的生活。

对于书法,他这样说:“书法,包含很多内涵和做人的道理,写什么样的字要了解其中的含义,当深刻理解后把情感注入期中,那就是艺术,否则只是漂亮的字而已,研读各种经典学习做人的道理,才能创作出艺术”,而关于人生,他总结了人要有三心:“有决心,有信心,有责任心”,要有一种向上的生活态度。

短短的几十分钟的谈话,温文尔雅的墨雨老师,非常低调和平和丝毫没有炫耀,各种话题都稳稳的接住,并且深入浅出的谈出自己的见解,决然感受不到这是一位八零后的年轻人。

 
大家在交流中都有这样的感觉:书院的孩子们、志愿者有福了,启明书院用其博大的慈善之心,吸引到这样的爱心人士,经常读书、经常不断自我更新,所以精神方才更加健硕,艰苦岁月没有消磨掉他们的意志,反而是看上去不利的环境磨砺了他们,年长者并未衰老仍然拥有年轻人的积极向上的风貌,年轻人毫无浮躁之气具有长者沉静,只有拥有爱心并不断的积极努力向上人方才有如此的呈现。他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带来专业技能,给予启明书院带来生机和力量,这就是爱的传递,穿越时空历久弥坚。
 

 
【后记】

为了完成直播活动,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们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投入,看看现场的各种工作场景吧,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任何一件事件那么简单。这是一个爱的团队,我们都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
 

 
详细的内容请大家收看直播:
1、用摄影传递爱  
http://t.cn/RaZzERW
2、书法家的公益情怀  http://t.cn/RaZzg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