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州岛是中国十大名岛之一,有“山海画廊,人间福地”之称,被评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妈祖信俗世界遗产地。

在很多心怀挚爱的人心中,湄洲岛已静静地成为一种寄托。

这个面积仅为14.35平方公里的岛屿,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源地,遍布全球近3亿多信众的圣殿。高高扬起的妈祖帆髻,袅袅升起的妈祖香氛,让每个身临这片福地的香客、游人,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整个心灵仿佛也变得如蓝天般澄明空灵。

妈祖原名林默,于公元960年农历3月23日诞生于湄洲岛上林村。传说她善观天象,精研医理,行善济困,拯救海难。公元987年农历9月9日,在她29岁时因拯救海难不幸遇难。她“羽化升天”后,有祷辄应,成为航海者的精神寄托。

2017年3月23日,仁爱慈善志愿者来到这个美丽又神秘的岛屿,探访这里的百岁老人。

潘亚唅老人

来到潘亚唅老人家门口,她正要锁门出去。
看到志愿者来了,她打开门,把我们引进去。

老人独自一人居住。

当问起老人的年龄时,她麻利地爬到大床的最里头,把装着身份证的小包包拿出来,掏出身份证给人们看。

老人1915年11月出生,还记得自己是属兔的。

已经102岁的老人,眼不花,耳不聋,反应很快,身手还如此敏捷,真是令人惊叹。

老人育有四个女儿,五代同堂,她清楚地记得四个女儿都分别嫁到哪里。她告诉我们她比自己的一个弟弟大了24岁,比另一个弟弟大了44岁。

旧社会的劳动妇女真是很辛苦,一生辛劳、生育子女。老人以前以织渔网、织毛衣、种田为生,年轻时早晚都要去土地庙烧香拜佛。

现在八个孙子轮流照顾她,每个孙子照顾一个半月。看老人家里的状况,似乎老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但老人很知足的说,孩子们都很孝顺,她很感恩。老人从不挑食,别人做什么就吃什么,怕麻烦孙子,她不会告诉孙子自己想吃什么,很朴素的想法却体现了老人总是为他人着想的宝贵品德。

曾红仔老人

曾红仔老人,1912年正月初十出生,家里的墙上还悬挂着老人2012年正月初十过百岁大寿的照片。如今五年过去了,老人仍很硬朗。

老人育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女儿已有86岁高龄,现在已是六代同堂。

年轻时老人从事过厨师 ,还学过裁缝。那个年代的劳动妇女能掌握这样两项安身立命的技能十分不容易,也足可以看出老人的心灵手巧。老人最喜欢的食品是红薯。

从小生长在湄洲岛上,老人非常虔诚的信仰妈祖,直到70多岁还经常去拜祭妈祖。

玉宝老人

玉宝老人,属龙,今年102岁,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82岁,五代同堂。

老人在海边长大,年轻时靠挑紫菜和织渔网为生。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到海边玩儿,喜欢到处逛一逛。

与其他百岁老人的饮食习惯有一点不同,玉宝老人最喜欢吃的是甜食。

老人虔诚信奉妈祖,家里人也传承了这一信仰。儿媳说老人最感恩的人是自己的父亲,天天念叨父亲的名字,天天念父恩。问起老人为什么这样感恩父亲,老人已回答不出,但我想那深沉的父爱一定深藏在老人心里,让老人在百岁高龄仍然念念不忘。

湄洲岛女子特有的发型是梳成船帆状的发髻“帆船头”,再别上红花绿叶做装饰。儿媳的头发上别着一朵美丽的红花,看见志愿者要给老人照相,就给老人梳起了简版的湄洲女头,把鲜艳的红花别在老人雪白的头发上。看着这一抹艳红,笔者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奶奶,穿着湄洲女特有的蓝衫黑裤,窈窕美丽,在海边沙滩上挑着紫菜,在沙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

湄洲岛女子特有的发型是梳成船帆状的发髻“帆船头”,再别上红花绿叶做装饰

看着这些百岁老人,吹着湄洲岛清新的海风,我想,其实妈祖就是佛教中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率性仁慈,恩五洲于苍生,力行济渡,扶四海而安澜,以“立德、行善、大爱”精神护佑众生。

湄洲岛的百岁老人们何其幸运,在这片祥和的土地上出生成长,在妈祖的护佑下渡过一个个人生的难关,安享晚年。愿湄洲岛的百岁老人越来越多,愿妈祖精神不断弘扬!

文 / 任蕾 摄影 / 许成銮 郑佰雄  美编 / 翁元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