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22日,新华网以《你所未知的,一群默默奋斗着的中国少年》为题,发表了刘小呆写的这篇反映农村失学少年如何成才的文章。

文章情真意切,娓娓道来,讲述了一群中招考试300分以下的孩子如何自强的故事。

这个故事和仁爱慈善紧紧相连,也可以说是仁爱慈善给了这些孩子们第二次生命,新的生命,一个自强不息向上不止的生命。

慈善,就是要通过大爱去改变人的命运。

仁爱慈善就是这样坚守十年,一点点去关注人的命运,去改变人的命运,给他们力量,让他们找到生命的目标,并且坚定地走下去。

我们分上、下两集转载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生命能够体悟到善的力量。


河南滑县,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大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每年普通小学招生26000人左右,初中招生17000人左右,到了普通高中招生时4900人左右。

很多孩子初中没有上完,提前离开了校园,进入社会打工或是早婚。离开学校的大多原因和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地域环境有很大关系。

滑县位于豫北平原地带,四方不临高速公路和铁路,远距都市,没有丝毫都市的喧嚣,一望无垠的麦田,整个环境空间由上向下俯瞰,就像一个相对封闭的四合院,犹如一片天然的“世外桃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慢慢却变成了劳务输出大县,打工成了这里一种习惯。所以很多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时,家长们也不懂如何引导孩子继续努力学习。

同时他们受家庭及周边环境影响,对读书失望,认为没有前途,不如去打工赚钱来得实在。

辍学问题很复杂,并不是社会上认为的那样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有的家庭并不贫困,但是孩子厌学,早早地离开学校。

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些孩子的中招考试分数低于300分,而每年的普通高中录取计划名额5000人左右,300分以下的孩子,如果不进入职业高中,就意味着没有了高中学籍,升学和寻找合适的学校就成了家长的最头疼的问题!

其实不止滑县这一个地方,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教授Scott Roselle,也是中科院就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就中国农村教育用五年的时间,在中国的河北、陕西等175个农村中学展开研究,现在中国贫困农村只有25%的孩子是普通高中毕业。

没有学籍的300分以下的这些孩子怎么办?很多家长和孩子面对应试的压力,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走出迷茫,很多孩子不知所措,没有了心灵的依托,他们开始变得暴力、冷漠和麻木……从游戏中寻找存在感,在狂躁中发泄自己……

不仅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伦理、文化、法律等等问题也接踵而至,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直接影响到了家庭孩子的的未来。

滑县当地有一位学校校长李路静老师,是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从2003年开始关注这个社会现象,并在2007着手实践,2008年来到滑县道口镇创办了文心高中,专门招收300分以下的孩子。

从社会上把这些孩子重新招回校园,进行关怀和教育,虽然每年只有区区几十个学生,但却对人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经李校长的手带出的孩子,一部分已大学毕业,很多都已走进社会工作,成家立业,改变了人生轨迹,期间的探索和艰辛很值得深思。


2007年

李老师带着她的几十个学生从河南滑县来到北京,在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做志愿者,一方面她的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这里有很多优秀的志愿者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义务教学。

来自人民大学、北大、清华的志愿者每到周末就来给孩子们补习功课,没有任何报酬,乘坐公交车颠簸两个小时左右,赶到位于北京郊区六环以外的凤凰岭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办公地,辅导这些普通但又特殊的孩子们。


每年,虽然孩子们底子薄,但是,经过老师的辅导,他们大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基金会有很多慈善项目,有的项目承担工作繁重而琐碎,办公所在地也有很多的劳动建设需要承担,这些来自贫困县的少年们展现了非常好的意志力和耐力。

一边做志愿者服务,一边复习功课。和同龄人相比,明显要懂事和成熟很多,他们没有时间玩网络游戏,也没有时间玩手机,每天早上四点就起,和很多成年人一样,学习和劳作。


除了学习和劳作,他们还要轮流到位于西二旗软件园区一家餐厅打工,他们为客人点菜的IPAD里不仅存着菜谱,还存着高考试卷,以便在工作之余,复习功课。


  2015年

在这里做志愿者的十余名孩子全部考取,进入大学校园。

2016年开始到2017年

又有二十多位孩子准备2017年的高考,这其中有三位孩子已经在1月份的艺考中过了本科线。

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是想考外语学院,有的想考体育专业,有的想考公安大学,立志做一名警察,有的想学习工商管理,有的想学习计算机应用。



为了这些理想,孩子们在非常刻苦地努力和奋斗,由于场地空间有限,很多时候他们只能在帐篷里上课,来自人大、北大、清华、首师大等学校的志愿者老师也和孩子们一样,不计较这些艰苦的条件,一心一意地给孩子们上课。

课程中除了正式的学制内容外,还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了就实践——孝顺父母的教育和实践,吃苦耐劳的教育和实践,谦虚谨慎的教育和实践,为他人着想的教育和实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