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俊18岁,河北定兴人,高三,今年6月要参加高考。


她幼年丧父,母亲和二叔智力不太正常,一家四口人靠小叔一人做农活糊口。幼小的俊俊把小叔当成了依靠,亲切地管小叔叫“老爸”,这既是一种感恩,也是对父爱的渴望吧。
2013年12月,俊俊加入仁爱大家庭。那时的俊俊性格内向、很少说话,几乎不会笑。
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小叔被查出来患脑梗塞、高血压……这对俊俊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小叔的病情不断恶化。2015年,他彻底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依靠轮椅行走。一家四口人的生活模式改变为:小叔坐在轮椅上,指导二叔和妈妈做点简单的劳动,勉强维系生活。
每次小叔住院,俊俊都要放下学业,去医院照顾他。实在无法想象,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是如何独自面对这些的?挂号、住院、照顾病人,还要保证自己的学业,她都是怎么扛过来的?
虽然因为家庭原因,俊俊上学断断续续,可她的成绩还不错,在班级处于中上等水平,今年蛮有希望考上大学。她的这份担当和勇敢,成年人又有几人可以做到?


2017年2月,小叔又一次病发住院,虽然高考在即,俊俊不得不又一次停学,在医院陪伴照顾他。小叔是家里的主心骨,没有他,这个家就没有了方向,俊俊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挽救小叔的生命。小叔在,家就在!
2月21日,小叔陷入昏迷,俊俊在悲痛恐慌中,和一直陪伴她的叶子老师联系。
这些年,由于仁爱志愿者的陪伴,使俊俊的内心渐渐发生了变化,她开始感受到被关爱和呵护,懂得感恩,会和志愿者说说心里话,最自豪的事情就是穿上黄马甲,和志愿者一起去看望别的弟弟妹妹。在最无助的时候,她总会想到那些温暖的仁爱大朋友。


电话里,听到俊俊的哭声,性急的叶子老师一边安慰她,一边开始联系车辆,恨不得马上赶到俊俊身边,陪她一起度过艰难的时刻。
22日,小叔医治无效,撒手人寰。那天,华北普降雨雪,高速封路,叶子老师无法赶到。她将情况上报了仁爱慈善基金会助学部,助学部部长、定兴队长和几名定兴本地的志愿者马上开始行动起来,成立了俊俊关怀群,积极协商具体解决方案。
2月23日,志愿者赵九明、梁卫华和许立志老师赶到俊俊家中。在亲戚的帮助下,小叔已经下葬。俊俊情绪很不稳定,是啊,来不及思考、来不及喘息,俊俊不得不接过小叔的责任,用稚嫩的肩膀扛起这个家,虽然她还只是个孩子。
小叔走了,妈妈和二叔怎么办?谁来照顾他们的生活?高考在即,还能返回亲爱的校园吗?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这辈子还能上大学吗?还能实现做医生或护士的梦想吗?
看到焦急悲伤的俊俊,大家都很心疼。志愿者们一边联系仁爱慈善基金会“衣+衣”项目部,为俊俊和家人挑选了冬装、毛毯,又购买了米面油等物资,及时解决了生活问题。
在学校工作多年的赵老师联系了自己的朋友,根据高考政策,为俊俊推荐了更适合的单招方案,并帮她选了专业;同时,与当地民政部门取得联系,积极协商俊俊二叔和妈妈的后续安置问题。


2月25日,当马小力、聂亚玉等四位志愿者前去探望时,俊俊的状态已有明显好转,基本上可以安心返校上课。这个坚强的孩子,还为自己的将来制定了明确的规划,大家都为俊俊感到高兴。
懂得感恩的俊俊不停的向大家道谢。俊俊说,这些天,除了基金会的志愿者,还有一些亲属也一直帮助他们,照顾他们,她能感受大家带给她的温暖和关爱,以后,她也要把爱传递!
3月5日,又传来好消息,在仁爱基金会刘秋云老师的帮助下,俊俊的妈妈和二叔被送到了涞源爱心家园。那里是一位叫柳虎的志愿者,用自己在北京的拆迁补偿款建立的一家养老院,专门收养、照顾孤寡老人。俊俊和亲戚在志愿者带领下,专门去涞源进行了实地考察,都感到把妈妈和二叔送到这里,是最好的安排!
俊俊终于可以放心地返校上课了。
一次助学走访,一次改变命运之旅。
仁爱慈善的大朋友会一直陪伴在你们的身边,为了“你是我生命最重要的人”的誓言,
此生,不离不弃!
文 张娜 聂亚玉  |  美编  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