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
这一天,仁爱慈善基金会的四十余名志愿者相聚在一起,由北京出发到高阳,要在这个“燃起智慧、传递大爱、放飞理想”的日子里,去看看自己家里的那些孩子们,为他们“擎起一盏希望之灯”,和他们一起过一个团团圆圆的元宵节。
燃灯
小院里狗在吠,一只小羊在到处乱跑,它的母亲被拴在一个破败的房子里。偶尔,小羊会不知趣的跑到主人的房间里,捣乱着。
正房已经成了危房,久已不住人了。旁边盖了新房,也十分简单,没有任何装修。
家里被称为“爷爷”的人今年已经63岁,说房子是政府出了一万七盖的。
这是一个“奇特的”家庭,这位爷爷和仁爱的资助对象小慧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小慧的奶奶是从内蒙古赤峰嫁到高阳的。而小慧的父亲也因意外去世了,现在根本不管她。和奶奶相依为命的小慧,就这样也来到了高阳。
那天,志愿者到小慧家的时候,有两个小慧的同学在,爷爷说,快开学了,是来和小慧抄作业。
已经上小学五年级的小慧,在班里学习中上等,有些孩子就来她这里一起学习。
志愿者和小慧重温了蓝丝带的故事,讲述了“在生活中我们要点燃生活的希望,好好学习,在内心燃起一盏智慧之灯,这样才能坚强快乐的好好生活”。
一位志愿者一边说着“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爱你”,一边把蓝丝带系在孩子手腕上。含着泪,拥抱在一起。
小慧接过一根蓝丝带,走到“患有眼疾,已经看不清东西”的奶奶身边,笑着对奶奶说:“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奶奶,我爱你。”
奶奶的手划过眼眶,把这个孙子紧紧搂在怀里。
“爱是一盏灯,一盏能够点燃智慧的灯。”一位哲人这样说过。
传灯
入夜,圆圆的月亮挂在天边,咫尺之遥。
结束下午的助学走访,大家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共度元宵节。每位老师手捧一盏红烛,第一盏灯燃起,依次传递火种,随着一盏盏烛光亮起,漆黑的房间渐渐亮了起来。
就像我们小小的善行,虽然弱小却有着黑夜掩盖不了的光芒。仁爱慈善就这样把爱之灯传递着。
四十多个志愿者将手中的灯放在一起,摆成月亮的图案,月圆之夜格外渴盼团圆。一家人其乐融融欢聚一堂对仁爱助学的孤儿和类孤儿来说可能永远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很多孩子从小失去父母的陪伴,但志愿者希望我们的走访让孩子成长的路不再孤单,就像志愿者为孩子系上一条象征爱的蓝丝带时说的那段话:“从今天起,你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我愿用一生守候着你,给你爱和支持。”我们希望我们带去的一点光和热可以温暖孩子孤单的心灵,让他知道这个世界的角落里有一群人在默默爱着他、关心着他。
在这个元宵夜,志愿者们都写下了自己的祝福语,并且通过抽签的方式,来选择读出自己的祝福。
志愿者张娜被念到后走了上来,她哭着说,就在不久前,我的妈妈被查出患上了重病,这让我感生命很无常。我写下这段话,就是祝福妈妈能够尽快好起来,也祝愿天下人都健康快乐,祝愿我们看望的孩子们能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我的祝福语是:祝愿母亲值遇名医,疾病得治,病障业障悉皆消除;祈愿天下所有的如母有情都能幸福安康,身心和乐。”张娜说。
好多志愿者都流下了感同身受的眼泪。四十个人,四十条祝福的心愿,在这个元宵节里,共同期盼着天下人都健康快乐。
放灯
一位志愿者本来预定了很多孔明灯,要在元宵节和孩子一起放飞。可是,灯在出发前没有送达。
在当天走访中,这位志愿者和所在小组的伙伴们和两个被资助的孩子聚在一起。孩子说,今天元宵节,我们家就有,可以一起放。我们这里还有集市,也卖孔明灯。
志愿者们和走访的孩子一起购买了一些灯,回来后,孩子们认真的在上面写上节日的祝福语:“希望自己无忧无虑,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梦想成真。”
点燃蜡烛,孩子们和志愿者一起放飞了孔明灯。
孩子们在一盏孔明灯上认真的写上:“祝大家工作顺利,万事顺心!祝大家快快乐乐。”将这盏灯送给了全体志愿者。
入夜时分,志愿者传完灯后,伴着十五元宵皎洁的月光,一同点燃这盏象征爱和希望的孔明灯。
放飞的孔明灯与月色交相辉映,带着仁爱的期盼,带着志愿者的爱和祝福,共同向这个世界发愿。
亲爱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愿意给予你爱和支持,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长大的路很长,让我牵着你的手一起走。
作者 李奇 老愚 | 美编 思如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