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仁爱的大家庭里,有很多志愿者是一家人,奉粥、助学、孝德等各种仁爱活动中总能看到家庭成员互相扶持的身影。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小爱背后有着深厚的大爱。仁爱的大爱让家庭的小爱更加坚固,家庭的小爱也在温暖着整个社会。

 两个人走一步大于一个人走两步

田明国2015年开始在仁爱基金会和龙泉论坛做一些网文校对的工作,爱人杨焓对他的承担不了解,总强调不要影响家里的事情,总想要田明国有更多的时间去陪她。单位的烦心事增大了两人之间的摩擦。半年下来两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一段时期田明国一直苦于无法得到妻子的认可。

后来随着自己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同行善友的提策,使他产生了拉妻子一起参加慈善的想法。田明国说:有一天,她向我诉说烦恼,非常伤心。突然,我心中闪过“西二旗心栈”。就对她说,别烦了,明天带你去个地方,你肯定开心。第二天一大早,夫妻二人带上孩子一起来到了西二旗贤二家的心栈。心栈的每个人身上都散发出一种很平和、很热情的讯息,让心栈整个空间都充满着爱。这是后来爱人给他讲的。

田明国、杨焓夫妇

自那天开始,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一起去参加奉粥,“很快我就感觉到了她的变化,她不再那么的急躁了,也不怎么埋怨我不用更多时间陪她了。因为她有事儿做了,她的重心转移到了心栈的事务和后来又参与的仁爱环保活动中了。”

田明国、杨焓夫妇

“心的转变使我们俩人都获益匪浅。我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承担,她在单位的烦心事儿也不再带回家了。我们坐一起聊天的内容由原来的家庭琐事转到了仁爱事业和我们的成长上。我们俩更加互敬,相互支持对方的承担,我们每个人的步伐比以前走得更稳更快了。两个人走一步大于一个人走两步。”


 参与仁爱慈善,我们彼此赞叹,
没有虚度时光

孙女士和先生第一次参加仁爱的活动是在亦庄心栈奉送爱心粥,“当时我们早上起来熬粥,太阳还没有升起,天空很静谧,可以感觉得到自己的呼吸,早上起来的我们,拿着用心熬好的爱心粥,心里感觉美滋滋的,给路人送出去的时候心里甜甜的,再说一句祝福语,哎呀,那个心里啊,真的是扑嗵嗵的正能量。”孙女士在谈到自己奉粥的经历时依然满心欢喜。

中间两位是孙女士和她的先生

“我和先生因为参与仁爱慈善,彼此赞叹,没有虚度时光。即使偶尔的孤单和不愉快也能非常快地烟消云散,因为爱比伤害更值得珍惜。日常生活中,可能大部分北漂都要上班,面对很多的压力,很多的事情,烦恼包袱一大推,随时都想吐苦水,互相抱怨。但是,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爱的宁静,需要呵护,需要放光,每个人都渴求安乐,希望幸福,希望能够给予别人帮助,希望别人需要自己,希望能够永远快乐。那么来参加仁爱慈善吧,这是一个让你内心重新点燃,让所有人信赖的平台。”


慈善活动,让我性格不再急躁,不观他人之过

李明和熊英是一对老夫妻了,孩子在国外读大学。他们是河北雄县助学队的一员。夫妻二人从2014年开始一起参加助学活动,让他们彼此更加理解,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少,关系也更加和谐。李明说参加这些活动后,自己的性格没有那么急躁了,在处理问题上更多的会向内看,去反思自己,而不去观他人之过。

李明、熊英夫妇

 共同参加一次助学,
先生开始为我点赞了

毛思雅是仁爱助学高阳队的负责人,去年8月份才加入到仁爱大家庭的她,最开始都是自己带着孩子参加奉粥、助学等活动。丈夫只是冷眼旁观,不支持也不反对,有时也会调侃几句。但是丈夫和她一起参加过一次助学活动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看到志愿者都这么善良、团结、有爱,互相扶持、关怀,都这么用心地在做事情,在帮助别人,这让他感觉很舒服。在社会中很难遇到这样的团队。

毛思雅夫妇(右边的是毛思雅的父亲)

“我们结婚十几年了,丈夫是那种喜欢调侃的人,从来不会直接赞美我,但是这次助学回来后,他会和其他人表扬我。以前我发朋友圈,不管发什么东西,包括孩子的东西,他从来都没有反应,但是今天他居然给我的朋友圈点赞了,这也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毛思雅一家

“我和老公的关系一直都不错,但是我觉得我和我老公的关系以后会有更进一步的加深,他会更理解我在做的事情,是什么在吸引我在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如果有一样的目标的话,两个人志同道合,关系一定会更好。”乐观积极的毛思雅坚信这一点。

仁爱大家庭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志愿者,家是一个人的港湾,在面临各种纷繁的琐事时,家人的支持与鼓励是最大的安慰。愿有情人终能志同道合,仁爱天下。


文:左晶、刘蕊、杨焓、孙颖超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