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午,德尘居二楼小院阳光遍洒,心栈的骨干志愿者们衣袂带着些许清明法会的热闹,来到这个安静的院落,参加感恩会的结行。参加过感恩会的家人,肯定还能回忆起那天激动人心的场面,环环相扣、激动人心;今天,志愿者们跟家人一样欢聚一堂,默默承担的志愿者一一现身,讲述幕后的点点滴滴,总结经验和不足,在场的每一位都由衷感慨,原来一堂成功的感恩会后面凝聚了这么多人的心血和付出。结行现场感恩的主题还在延续——感
协力付出,感恩各方配合,感恩拉拔,感恩理解。通过分享,经验得以保留,不足得以指出,相信下一届感恩会将更精彩。
会议由朝外心栈周卫军主持,他首先遗憾地告知王璐师姐由于烫伤不能到现场,大家听后都很揪心。清华心栈负责人张银明的分享就从关切师姐开始,“我们一起接待蓝天救援队,王璐师姐起身倒水,突然水瓶爆裂了,滚烫的水洒了一身,只是稍微处理了一下,我们的会议又继续开始。”他说,王璐师姐带伤不下火线的精神给了他很大震撼,希望往后自己也发心不退,更为精进。这次感恩会,也从王璐师姐身上学到了很多,既能把控全局,又能事无巨细。
随后红莲心栈王静发言,她很感激兄弟心栈承担感恩会的主力工作,红莲精力相对集中在本心栈的节目和分享环节,72岁李奶奶的典型人物、阿姨哽咽回顾被泼粥的场景给大家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后勤组吴师姐建议下次活动结束把物料间收拾好,避免给山上义工“留下尾巴”。场地组林洋首先感谢了山上部组的鼎力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很难做到这么顺畅。她建议,下次需要多次核对物料清单,以免临开场时
去补漏。除了现场布置,她还负责心栈介绍的PPT,由于时间赶,连续加班3个晚上,到了最后已经很难支撑,心里起了烦恼,现在想想很惭愧,既然承担,就该抱着欢喜心。
小主持人杨杨属于被王璐师姐发现的人才,现场表现备受称赞。她总结时谦虚地说,其实还是出现了一些瑕疵,只是大家没有发现。有一个临时串词,台下没有想好,结果上场脑子霎时短路,没组织好词句,下次还是需要谨见,把要说的话写来背熟。杨杨的爸爸杨明石、妈妈承碧如当时作为佛法家庭上场分享,这次结行也都悉数参加,他们说其实是杨杨带动了一家。音控组孙连华第一次负责,出乎意料他倒是不觉得难,也愿意下次有机会再承担。
清华梁峰师兄主要负责本次报名收集工作,他说前期变动较大,还挺怕出问题,所幸还顺利承担了下来。清华心栈夏保治承担的是义工服的准备,由于清华心栈围裙相对较少,对活动服装抽调提出挑战,日常的有序安排显得尤为重要。清华志愿者许敏慧表示惭愧,分享的稿件几经修改,还十分不情愿,不明白负责人拉拔自己的苦心,不但没帮什么忙,还给他造成压力。
朝外王岐芯回家祭祖没能出现在现场,作为筹备过上一次感恩会的老志愿者,她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心力。就拿礼品来说,今年预算相对减少,而东西又得保质保量,都是紧步快赶订做出来。去年茶叶用铁盒,成本相对较高,今年碰巧在微博上看到天厨妙香发了新到苦荞茶的包装,很是合适,于是马上联系,催促着一天时间内把300多袋包装好。活动当天在家里,看到微博直播,感觉还是跟大家在一起。满原则从这次话剧的成功表演中得到鼓励,说以后要多提炼,加大推广,成为心栈名片。张燕也是话剧表演一员,由于人员变动较大,上场前很是茫然,意想不到还能像模像样地应付过去。
山上对接义工成为志愿者集体感恩的对象,他说,在一些物品的需求上,下次可能还需沟通得再充分一些,最好留出面对面碰头的时间,比如,主持人的讲台,在电话里愣是没有理解清楚。
志愿者李建源笑称自己作为观众代表发言,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背后这么多人在付出。现场他拿到了茶叶,也没怎么想这茶叶怎么来的,回去就分给大家喝了。今天才知道,原来小小一包茶叶,背后是费了许多周折。
朝外周卫军是感恩会的主要筹备人,有感于杨杨发言的主题“有承担就有成长”,这次正式有承担,才有机会向贤启法师请益,真切体会到亲近善知识的收获之大。“现在回头看,法师提的几点意见,都十分关键。比如说,原本的安排的是,先分享再表演节目,法师提出把两个流程互换一下,先放轻松,效果果然不一样。有些节目不适合在僧团面前表演,法师提出让他们在前期暖场,这样既没有打击积极性,也能保持效果。” 最后他总结说,之所以活动能够圆满举办,离不开大家的集体发心,一心一念都缘在上面,倾尽全力地付出,最后汇聚在一起,力量就不可思议,最终推动善愿成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