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一全家福
今天早上,雾气蒙蒙,小雨霏霏,尽管如此,志愿者老师们还是一如既往来到心栈。今天让我特别感动的有三点,第一件事,是我的挚交史秀璋老师与我一起来到心栈感悟仁爱,奉献爱心,她从到心栈起,就一直两手不停地干活忙碌,收雨伞、擦雨衣,比在家里还用心,让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是仁爱之家的贴心与温馨如磁石吸引了她吧。


第二件让我感动的事,是罗春叶老师与6岁的女儿QQ要暂时离开心栈,回老家了。两年来罗老师与女儿风雨无阻坚持奉粥,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孩子的善行也感动了许多路人,因为孩子的善举,使不少路人坚硬的心变得柔软,使我们的善行得以传播。今天小QQ就要离开这里的家了,大家恋恋不舍,张桦老师连夜给QQ小朋友缝了一个笔袋,她要上小学了,希望她好好学习,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刘芳老师亲手制作了爱心驱蚊小药包;刘学然老师,我们心栈最受人尊敬的煮粥侠与她心爱的小QQ合影留念,她们代表心栈送上了大家的一片祝福与深情:想什么时候来,家人们都等着您,感恩您!

 

第三件令我感动的事情就是,由于下雨给我们的奉粥带来不少困难,但是家人们互相撑着伞,宁愿淋湿自己,也生恐雨点淋到粥杯上。刘芳老师的一席话打动了我,今天我特別希求自己有神通,让沒帶雨伞的路人接到粥的剎那,粥变成伞,伞变成遮天的巨伞,让行人不被雨淋。她的慈悲之心,令听者动容!
感恩新来的两位志愿者史秀璋老师和李珍珍老师,感恩罗春叶老师与小QQ母女,两年来在心栈的承担与付出。感恩老师们为了心中的那份承诺,风雨无阻坚守在奉粥的路上。在这个感恩的时刻,我对感恩有了不同寻常的理解。

 

在当下都市生活节奏快速化的今天,许多场合人们已不怎么用感恩这个词,取而代之的是谢谢。然而,感恩一词,在仁爱心栈是志愿者老师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乍一看与谢谢无大差异,其实词汇的背后蕴含的深意却迥然不同。首先,感恩蕴含发自于心底的仁爱之深意。 
感恩的“感”字在《说文解字》中有使人心动之意。“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其意是说,天地相感,阴阳和合,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则仁义普施,天下和平。观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相互感应的现象,就可以洞察和解悟天地万物之真实相了。


感恩的“恩”字,按照《说文解字》本意是“惠”,而“惠”则为“仁爱”。可见,感和恩都以心为底,表明感恩是源于内心的,是心底里涌动的一种真情、真爱,或者说因为有“心”才懂感恩。感恩与谢谢相比,谢谢一般脱口而出,更多地是习惯与礼貌用语。而感恩则要先发自于内心,配合心情、感情、表情才有完整丰满的表达。显然,感恩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深处的仁爱精神的具体化。

 

因为感恩,心栈的煮粥老师真诚用心花约3个小时慢火熬出满屋飘香的爱心粥;因为感恩,老师们总是把碗里的米粒菜叶吃干净;因为感恩,大家洗手用水时总是数数看谁的时间最短;因为感恩,奉粥的志愿者们总是不断地耐心重复着:感恩您,请喝一杯爱心粥!即使面对毫无表情的路人也不忘送上一句:感恩您,祝您一天好心情。他们坚信唯有真诚打动真诚,唯有感恩呼唤感恩,一旦机缘成熟,这颗感恩的种子必将会扎根。

 

其次,感恩是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品格。
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两千年之久生生不息,能够在历尽沧桑,饱经磨难中形成灿烂的中华文明,与历史形成的这种感恩思想与精神密不可分。是感恩滋生了我们社会浓郁的亲情、友情和乡情。感恩,孕育了一个守信用、重礼仪的国度,又铸造了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吃水不忘挖井人”、“乌鸦有反哺之举,羔羊有跪乳之义”、“衔环结草,以谢恩泽”等等。不难看出,感恩是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现,感恩基因早已融化到国民性格之中。真诚的感恩,不仅升华了我们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而且成为我们高尚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得小时侯,姥姥养了几只鸡,邻居经常把吃剩的饭菜送过来,当时好像老人家也没有更多的感谢的话语。但是每当家里储存鸡蛋的小陶罐满了之后,姥姥总是取出一多半的鸡蛋煮熟,然后让我挨家送去。这是我最初的关于感恩的理解,这种朴素的情感让我懂得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第三,感恩是一种普世博爱的大境界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是人类的择善之举和崇高品格。当一个人懂得感恩并努力回报时,其行为不仅具有道德情怀,而具有普世价值。由此观之,需要感恩的太多太多。感恩山河大地阳光雨露的滋润,赐予我们万物;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哺育我们长大成人;感恩师长贵人教导,指点迷津;感恩同行善友悉心提携相助;感恩地球厚德载物,让我们感悟其万物灵秀;感恩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爱因斯坦说得好:“每天我都要无数次地提醒自己,我的内心和外在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其他人劳动的基础上。我必须竭尽全力,像我曾经得到的和正在得到的那样,作出同样的贡献。”


第四、感恩体现的是一种高度的平等精神
儒家大学八条目之一,平天下,即人人平等,天下太平,它是儒家最高政治理想,王道最高境界。“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曲成”,就是在尊重万物的本性和个性基础上成就万物,让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各得其宜。这体现的是一种具有感恩情怀的高度平等精神,这也是心栈老师们每日践行的宗旨,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曾经的过往,也不管你有什么身份与地位,在这里大家平等无异。这也是许多志愿者老师从不解、疑惑到最后把心栈视为家的根本原因。



让我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心生感恩,传递感恩。感恩来心栈的每一位志愿者老师,感恩每一位曾经领粥的有缘人,感恩每一位从我们身边走过的善人,感恩分享我们文字的家人。感恩已经知晓我们的你,也许你已经品尝过爱心粥的浓情,也许你已领略过心栈的善意,也许你我离结缘还有些许距离,没关系,我们也曾经是今天的你,你我同住地球村,无论你身在何方,暂住何处,只要你愿意,仁爱心栈的家人们一定恭候你,一家人定会不离不弃,一家人怎能不唇齿相依。

 

亲爱的罗春叶老师,可爱的小QQ,不管你们身在哪里,不仅仁爱魏公村心栈、全国仁爱心栈都是你们的家:心灵之家。我们会想你,殷切期盼着你们全家在合适的时候,在心栈我们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