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巧,周三拍毕业照,走过一个又一个象征着即将告别大学生活的节点,回宿舍的路上告诉鲁老师论文已经打印提交,毕业照也拍完了。然后从鲁老师那里得知仁爱慈善基金会公益赠奉爱心粥的事,我说好。
是的,我没事,我也很想参加这些志愿活动。尤其是,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处于一种低沉颓靡的状态,在泥淖中挣扎着想要找寻一个出口,我被动、畏缩、恐惧、逃避,但是当这些东西达到极点的时候,我在某一瞬间突然听到了内心的一个声音,它模糊,却迫在眉睫,然后掷地有声——我想要走出去,去参加志愿活动,去见很多的人,去看很多的风景,去在团体中发现联结、建立联结......那个时候的自己急切地意识到我需要帮助,而在那个当下的我无法很好地自我疗愈的时候,我渴望来自于他人的联结带给我的力量,我渴望一个又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所自然散发出来的光亮和清明。
直到昨天,参加奉粥活动的前一天,我因为情绪的起伏不平感到沉寂和混乱,紧接着的是内心的敏感和脆弱的无限放大,然后我对一切将要发生的联结产生了抗拒,我犹疑,明天还去吗?我不想去了......
再想,可是我都说好了,即便怎样,也还是去吧。因为我是知道的,去了,一切就会不一样起来,我也是知道的,我本就应该去的,只是,在本应该的道路和更舒适或者说更怯懦的道路中间的选择过程是艰难的。而我庆幸,我开始对自己有一个模糊的觉察了,我可以观照自己的内心,理智冷静地思考我的感受和选择并探究我感受和选择的之所以然,然后做出尽量妥当的选择和处理。
很高兴,在老师们的平静和安宁中,我得以一点点观照见自己。
参与奉粥活动的我真是有些后知后觉,直到回来,才开始一点点整理思绪。在甘露素食餐厅用早饭,诵读弟子规,老师们讲解奉粥注意事项,演练奉粥过程,在奉粥点奉粥......每一个当下,内心都因触动和收获而安宁和充实。
奉粥时看行人,觉得行人很有意思。或戴着耳机目不斜视地走过,或飘来打探好奇的目光,或回应我们的问候和祝福,或接受我们的爱心粥,或笑着挥手走过,各种模样的人,各种神色的人,各种反应的人......看着行人们一一走过,来了又去,我觉得,我的世界变得清晰和安静,我觉得,我似乎看见了整个世界。
反观自己,那些生发和觉察的感受和行为也值得一番寻味。
起初,我明显地感到自己奉的爱心粥、说的祝福话、传的真诚意是不浑然一体的,总觉其中少点什么。后来反思,我得承认,我会觉得三十度鞠躬加上奉粥的祝福有点别扭,路人的不反馈也会让我有小小的尴尬,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吗?是得失心和分别心在作祟吗?是还没有看见自己的心吧?是还没有学会放下和舍得吧?
奉粥时我也很有意思,在奉粥点来回张望,然后在右盼时错过了南来的行人,在左顾时又巧妙地错过了北往的行人,后来回想,我问自己,当时是在做什么呢?我的心不在那儿,我的神在飘忽,是因为大千世界有太多的纷繁复杂吗?可是我是去奉粥的啊,怎么能没有心呢?于是,我明白,那时的我是不安定的,我的心没有沉静下来,那时的我是茫然而非澄明的,我没有守住自己的心,安安静静地守在那儿,端端正正地摆在那儿,端一杯粥,送给经过的人,只做这一件事,把粥给你,把真心给你而已。
爱心粥的魔力在于爱只会在传递中越来越多而绝不减少半分,一位行人经过,表情虽算不上怨念但感受不到她的喜悦和快乐,再看右边的老师把粥递给她时,她那样温暖的眼睛,那样真诚的笑容,我感受到她的心在那一个瞬间有触动有融化有柔软。这便足矣。
当然,还有一些收获是全然地意料之外。在这样的活动中,在这样的过程里,在与老师们同行的路上,一些毫不相干的困惑竟会恰巧找到出路,得以疏解。
很长一段时间,我为一件事情困惑烦恼混乱不安,我以为,要回归安宁的道路将十分坎坷和漫长。然而今天,我亲眼看见了一些人,亲身感受到了一些通明透彻温暖和圆融,然后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释然不少、舒缓不少。一下子就明白了一些事情。我想,啊,原来是这样的,原来本就应该是这样的......
真的,就在目光流转之间,就在一答一应之间,我,似乎了然,然后那些团团复团团的纠缠心痛不再那样浓稠了。我想,应该早些来才对,应该早些见到才好。可是,因缘聚会,刚刚好把它安排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也是好的,兜兜转转总算明了如许。是的,我们永远也不能试图抹去过程的曲折蹉跎而直抵成功或者真相。
但愿我们终于能够拥有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愿我们终于能够快乐,把心安然地摆放,很低很平和,足够柔软足够坚强,打开,绽放。
感恩,惜缘,转身向上,抬头仰望也做事前行,一切都是我的幸运。
在苍茫宇宙里,我们渺小而不卑微地活着,我们追求干净和纯粹,同时我们也懂得谦卑和祈求,我们因爱汇聚因爱成长因爱生发出无限温柔的光芒。
爱是最谦卑的赤子,最祥和的回答,最生生不息的力量。
爱是万物之恒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