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奉粥时我尝试向所有遇到的路人问候早安,从做手语操开始,路上遇到的,三米外公路上的行人,一一问候早安。

有些路人虽然从身边经过时,脸上面无表情紧绷着,但是我一旦问候了,他们的脸就像花朵一样绽放。从我们的身边经过后,脸上的“余笑”慢慢地减弱,再次恢复之前的匆匆忙忙。印象最深的是向一位大叔打招呼:“早上好”“嗯,你好”。那位大叔用低沉如鼓的语气打了招呼。虽然面无表情,但我的内心是惊喜和高兴,竟然回复了。

之前自我剖析“为什么没有粥时不敢向路人问候早安?”“为什么当路人距离我较远时也不敢问候?”当时只做了内部归因,就是只把原因归结为内在:内心渴求向路人问候后,路人有所回复。因为有了渴求,就会害怕得不到。所以一旦悄无声息地启动了这个念头,问候早安的声音明显软弱了很多,不如其他内心不求和无求的志愿者老师洪亮和坦诚。

 

在那之后,我再次反思。原因的归结不仅要向内归结,也要向外归结。我找了安静的地方思考,寻找外因。回忆加入奉粥的队伍前的生活,我之前也有过很多次热情,热情地向朋友、向同学、向亲人打招呼,却没有得到回复,或是冷淡,或是匆忙马虎地回应。柔软的心被刺痛,内心的热火被一次又一次“无心或者无意的冷淡”浇灭了。终于有一天,再熊熊的烈火再也无法翻腾,再也烧不起来,只留下点点的暗暗的湿湿的红红的余烬。

 

因而当再次面对同样的场景,再次向路人们打招呼时,内心的崩溃、退缩、软弱,一一爆发。所以之前在问候“早上好”时,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其他的志愿者老师用陈述肯定的语气向几米外的路人问候“早上好”,问候后笑容依旧,目光坚定,对于我,真的不易。感恩。

然而很幸运的是,在心栈的大家庭里,是这样温暖。每一天都有各位志愿者老师问候“早上好”,每天睡前都可以看到群里老师们“祝您夜梦吉祥”。当你付出了,大家会用相机记录下你的美好;当你分享了,大家会“爱的鼓励”“你真的很不错”。

我也不希望有一天我的“无心无意的冷淡”成为浇灭别人心火的最后一滴水。所以也希望我自己,当有一个人向我露出微笑时,我可以慢一慢匆忙的脚步,可以真诚、自然、开心地回复。

红莲心栈的宣传视频中有一段话让我泪奔:

“三十度鞠躬,口出软语,这是奉粥的志愿者基本具有的素质。然而,似乎这个世界运转得太匆匆。您的真心付出,还未来得及接纳,就已匆匆远去。岁月每天在流转,看似实在做公益。其实是我们在用一颗安静而温暖的心重新感知这个世界的温度。”

第一次一个人看到刘真然的《感谢你》歌词时,想起自己奉粥的很多个第一次。慢慢的想起来,有一点模糊地记得那些改变我心灵的回忆:

第一次被一位只见过一次的老奶奶志愿者虔诚恭敬的三十度鞠躬震撼。也许是人生的过客,再也没有见到过了。我第一次发现三十度鞠躬和双手奉是多么重要;第一次被志愿者老师的洪亮声音感染,竟然那样坚定和洪亮;第一次被几位老师夸张的“你真的很不错”炫到,第一次感受到纯碎地鼓舞和被鼓舞,好开心;第一次被几位老师在群里@和鼓励,第一次被称为隐身侠,第一次被微信地个人问候早安,第一次站在台前主持一起为家人们庆生……

有两次轻轻地念歌词时,内心都在震动,泪水都在打转:
“那些回忆如同池塘里倒影的繁星,
曾经就是我们的一切。
在这一个人来人往的孤单星球上,
你给我的温暖是多么珍贵。
那些回忆如同夜色中颤动的萤火,
曾经左右我们的未来。
在这短暂一生中变幻的岁月里,
你给我的勇气是多么珍贵。
谢谢你让我充满了前行的力量,
越过世上最深的海洋。
谢谢你让我拥有最美丽的希望,
让我成为最幸福的人。”

以前流泪,是在夜里,像路边流浪的小狗舔着伤口,流的泪是孤单难受,一个人承受;现在也流泪,是沐浴在白日的阳光下,流的是幸福,是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