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汶川地震中,位于重灾区的绵竹市孝德镇,历史上著名的 24 孝之一涌泉跃鲤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区。在大地震当中,这个自古以来重视孝德传统的地方损失很少,整个镇子仅有 6 个受伤,这在灾区是罕见的。或许是孝德文化的感召,让这里的人们都能幸免遇难。受此启发,基金会设立了“仁爱孝德”项目。

  “仁爱孝德”项目组织引导志愿者慰问和看望孤困老人,使老人倍感尊重、关怀和快乐;指导学生写感恩日记,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德,使学生懂得知恩报恩,培养慈悲心。通过孝德活动的开展,使志愿者和学生们的心灵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承担和成长。孝德教育对于个体、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提升、家庭的稳定和睦、社会的和谐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教育意义。孝心一开,百善皆开。

  “仁爱孝德”评选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带动孝亲尊师、友爱同学风气的形成,也对学校、村落、社区德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乃至推动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仁爱孝德媳妇”、“仁爱孝德家庭”、仁爱德艺双馨教师等活动也陆续展开。截止 2018 8 月底, 累计参与人次 7000 人,累计受益人次 67480 人,评选仁爱孝德之星 2720 人,仁爱孝德媳妇 300 人,累计投入金额428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