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开始于2014年10月27日黎明,魏公村心栈开栈申请第一次审核没有通过,末学由于家近、无业、做过十年志愿者而火线就任栈长,组织志愿者参与基金会心栈项目第二次审核,其时,仁爱基金会项目部并不承认末学的栈长身份,但这无妨,把心栈开起来是当时第一要务。
10月27日凌晨4:30末学“伙同”吴启君、王金成、杨云妍、饶柯、谭亚端、还有两位不知名的志愿者,星夜出发,奔往清华心栈,学习煮粥、体验奉粥,直到今天那日凌晨清冷的星光还在眼前清晰地闪耀,街上除了环保工人,没有行人车流,北京还在睡梦之中,而心栈的灯光已经点亮,热水已经开始沸腾,各种粥料正在下锅,粥香正从全国12家心栈的厨房里氤氲升腾,那一刻,末学还没有意识到,这次不加思索的承诺就任栈长,将开启一个无比漫长的约定,将呈现出各种境界、无比丰富的一年。

有爱的365天

2014年11月1日,魏公村心栈通过仁爱基金会心栈项目部审核正式启动,第一锅粥开始熬煮,150多位志愿者参与了启动仪式。
启动前夜,时任项目部副部长的张银明老师一直在魏公村心栈工作到凌晨1点多,指挥、组织各种资料的准备,场地的布置,流程的确认,第二天一早,心栈启动仪式开始,他作为主持人,风趣幽默的话语把现场气氛一次次拉向高潮,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来自上海、秦皇岛、北京6家心栈的栈长们参与了魏公村心栈启动仪式,红布掀开,魏公十三妹落地,作为当时最小的心栈,她从第一天开始就站在前面12个兄弟姐妹的肩膀上成长,一天一天,一杯一杯,“早上好,请您喝一杯爱心粥”、“感恩您”、“仁爱祝您好心情!”、“欢迎来做志愿者!”2015年11月1日,她过了第一个生日。


有爱的365天,我们经历了路人质疑、不接受、不明商家诬告有商业利益的作秀、城管收粥车、风雪交加奉粥、春节及节假日不间断奉粥、比较特殊不愿意遵守规则的志愿者劝导关爱等各种不同的境遇。
有爱的365天,这是一份全年无休的事业,志愿者在应对各种困难的过程,心逐渐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支稳定的骨干志愿者团队,大家各司其职,按需补位,从未因为出现人员短缺而影响当日煮粥、奉粥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仁爱心栈大家庭,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魏公村心栈参与奉粥的志愿者达近万人次,奉粥7万多杯,通过每日环保,潜移默化让周边的人慢慢改掉乱丢垃圾的习惯,并且不断有路人加入我们捡垃圾、奉送爱心粥的行列,因为每天都有一群橘黄色的小花在摇曳,魏公村地区早高峰期间的空气,随着一杯杯爱心粥的奉送,一声声祝福语的传递,而充满爱的因子,有爱的365天就这样一个一个七日的过着。

 


  和合增上的骨干团队


心栈刚开栈的时候,志愿者来自四面八方,每日负责人刚刚上岗,大多数志愿者彼此不熟悉,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团队,感恩春节持续奉粥,一些负责人不在北京,在京的负责人在密集承担中形成了一个骨干群体,年三十,在褚德刚、王建国、王金成老师的主导下,心栈把在京没回家的志愿者集中在一起,做饭、K歌、做游戏,开心畅聊,第一次体现了仁爱大家庭的温暖。
接下来,心栈骨干志愿者发起了轮流去在京六家心栈学习交流的活动,通过学习,结合其他心栈的经验,我们形成了周二骨干例会的制度,每周二,骨干志愿者们聚在心栈,总结上一周出现的问题,安排本周工作,一点一滴地把心栈工作做得耐心、细致,让志愿者们越来越体会到大家庭的友爱和谐,越来越离不开这个大家庭。经过一年,心栈开栈以来的元老负责人除了离开北京或者上山学修,大部分启动时第一梯队的骨干志愿者还在继续承担,每天还在不断挖掘出2号、3号、N号负责人用以补位,大家发愿:在一起,一辈子;在一起,下辈子;在一起,生生世世。


那些可敬可爱的人



(一)王荣秋:心栈感受的快乐无以伦比
魏公村心栈有一位老师叫王荣秋,她在友谊宾馆工作,通过田大岭老师爱的传递来到心栈,自从她来到心栈,就稳定地承担周日煮粥工作,哪天缺人哪天补位,开始,由于周日煮粥老师不稳定,长达两个多月,都是王荣秋老师一个人承担煮粥,她不善言辞,被评为优秀志愿者请她分享她说:“我不会说话,我只觉得来心栈感受的快乐是我在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我愿意来。”
每个志愿者的家庭工作情况都不同,大部分志愿者是上有老下有小,今年8月,王荣秋老师在女儿生产、妈妈癌症做手术两件大事同时发生的情况下,没有影响一次周日的煮粥工作,心栈多次提出请她休息,先照顾好女儿和妈妈,再来继续承担,她什么也没说,每个周日煮粥必到,心栈关怀组的弘惠老师、王金成老师去王荣秋老师家里探望,老妈妈做完手术精气神很足,王老师的女儿、外孙也母子平安,一家人和和美美,那些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人,积攒的都是正能量,善心善缘种善因,有大爱的人,生活里的沟沟坎坎也会遇水搭桥遇难成祥。




(二)妈妈就是菩萨
        魏公村心栈周年庆典讨论奖项设立时,有一个奖是颁给总后勤弘惠老师的,当时,她严词拒绝给自己确立奖项,大家随顺她的意见,但是鉴于她对心栈的巨大贡献,大家决定在周年庆典现场给她一个惊喜,周年庆典设立的都是集体奖项,专门为弘惠老师设定了一个个人奖项:“金牌大管家”奖,弘惠老师领奖后的分享感动了每一个人:她把歌曲《感恩一切》:的歌词改了:
感恩我们敬爱的导师
创建心灵驿站这个平台
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让我们学习慈悲善良培福修慧
感恩甘露素食餐厅
为我们提供煮粥的地方
感恩甘露素食的员工
提前把食材准备上
感恩啊感恩,感恩的心儿多么虔诚
感恩啊感恩,感恩的歌儿用心吟唱
感恩亲爱的煮粥侠
黎明即起来把粥煮
感恩志愿者老师们
通过奉粥把爱心传递四方
感恩周边邻里大众的支持
让我们成就让我们成长
感恩挫折和困难
让我们的团队变得坚强
感恩啊感恩  
感恩的心儿多么虔诚
感恩啊感恩
感恩的歌儿用心吟唱

(二)妈妈就是菩萨
弘惠老师每一句话都说得很慢,我们在她的脸庞上看到了少女般的绯红,在她淡淡的话语中听到浓浓的深情,在她的谦卑中看到了高广,在她的柔软中看到了无尽的慈悲,自从她来心栈那一天,就没有再离开过,她说很多志愿者奉粥之后赶去上班,心栈的早点必须吃好,她为志愿者想方设法加餐,她的弘惠拌菜、酵素萝卜、自制素炸酱、果酱、面条、贴饼子成为魏公村心栈的“自有”品牌,她时刻关心每一个志愿者,做他们的贴心妈妈,为他们纾解困惑,排除困难,她默默地承担了每天奉粥后大部分收尾工作,整理库房物资、缝补袖套、把志愿者围裙带回家洗,用砂纸磨去新买的环保夹子上的刺……除了去参加仁爱助学,她每天都在心栈,她说:我需要心栈,她说:我外孙说让我改了奉粥的毛病再回家,她说承事三宝事业,做多少都不会累……
(二)妈妈就是菩萨
周年庆上,小姑娘般红着脸发言的弘惠妈妈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主持人芸妍飙泪不止,无法进行既定内容,其他人也是热泪滚滚,这都是幸福的眼泪,是欢喜的眼泪,菩萨不在远方,菩萨就在我们身边。

 


(三)他是基金会发起志愿者大关怀行动的缘起
王金成老师是魏公村心栈启动之初就参与前期筹备工作的志愿者,启动之后他承担周二的煮粥和负责人,王老师的RAP摇滚版“你真的很不错”、“爱的鼓励”在心栈项目部声名远播,劲爆的节奏,每次都能给志愿者以鼓励、肯定,每次活动只要王老师带动,气氛立刻High到顶点。
去年春节过后,骨干志愿者把心栈的关怀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去了在京几家心栈学习,确定了魏公村心栈关怀组,由“威武二王”:王金成、王建国老师牵头,成立关怀组,以人人关怀人人为目标,对志愿者进行切合实际、雪中送炭的关怀,这个思路一出,引起了清华心栈栈长吴威老师的认同,他把自己开发的关怀软件贡献给心栈,通过技术支持关怀工作,后来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的相关负责人也对心栈发起的关怀模式非常肯定,立刻形成了以魏公村心栈为试点,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建立基金会的大关怀模式,努力把志愿者关怀工作做细做好,王金成老师因此承担基金会的关怀工作,他是一个不会说不的人,承担就会尽心尽力,不在心栈就在寺里,不在心栈就是在去关怀志愿者的路上,前不久,龙泉寺常住义工、大运河心栈志愿者周治娟生病到往生期间,王老师多次前去松堂医院看望,周治娟往生后,王老师参与了有龙泉寺僧团带动的助念,外表乐天坚强的王老师,看着一个年轻生命的离去,看着她坚硬的身体在助念后变得柔软,他多次落泪,慨叹人生无常,惊叹助念的神奇。
志愿者关怀工作事无巨细,生老病死都是我们关怀的褃节儿,承担关怀工作也能让自己的心量无限放大,王金成老师继续奔忙在志愿者关怀的路上,人人都是关怀员,人人关怀人人,让我们与王金成老师一起努力,把志愿者关怀工作做得更好。   
心栈可敬的人还有很多很多,篇幅所限,今天就讲到这里,卸任栈长后,我就去龙泉寺做义工了,因为住在寺里,离开心栈半月有余了,由于供斋龙泉寺元旦法会的事情,下山对接,今天我又到心栈奉粥,虽然离开的时间不长,但是对这个大家庭的想念和依恋与日俱增,在结行分享时我说:我们心栈启动一年多了,近四百个日子,大家连续不断地进行爱的传递,如果我们的朋友、家人还没有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那说明我们还不够耐心,时间还不够久,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要用行动请他们加入进来,亲身体验无我利他的快乐,还好,心栈每天都在,来吧,围观不如承担,心栈没有门槛,这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敞开怀抱等着你回家,每一天,每一年,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