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第一次当负责人,参与心栈慈善活动一年多了,以前都是奉粥、偶尔熬粥,今天牛健权老师让我当负责人,我硬着头皮接下来了。心里默念着那句话:要成长,先上场。
上场第一步就搞砸了,昨天晚上去素食餐厅拿钥匙,牛老师叮嘱我一定要签字,认真写好几点拿的钥匙。我找到了钥匙所在地,后面有个本子,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名字、时间。我也郑重在后面写上我的名字,时间,然后就走了。到了上课地点我才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没拿钥匙。没办法,发微信,拜托我妈妈又去了一趟,才把钥匙拿到。

早晨四点起床没有想象的那么难,闹钟没响我就醒了,不一会接到了其他老师的微信,我妈妈的电话,都担心我没起来。顺利到了餐厅,牛老师也来了。开始手把手教我:灯的开关在哪里,电磁炉的开关在哪里,开炉子的顺序是什么?哪些是上一天的志愿者准备好的,哪些是要给明天预备的。千头万绪,而且哪个都很重要。基金会正在推进煮粥、奉粥的规范化,特别规定,煮粥的时候,炉子旁边不能离开人,确保安全,包括餐厅的安全,也都要负责人承担。我原本计划一遍熬粥,一遍安排点学习内容,结果落空了,几乎忙不过来。


在承担中成长,在承担中看到了别人的付出。今天颉素娟师兄带着儿子——刘鸿炜来帮我一起煮粥,让我特别感动。还有刚刚见过一次面的宋维莹老师,也早早来到素食餐厅,跟着一起熬粥、搅拌、整理物资。

粗心大意是我的毛病,但是想要把一锅粥熬好,送到时代广场,让大家平稳的奉出去,粗心大意是不行的。好在有牛老师、颉老师等帮忙,要不真的不知道今天会不会开天窗。
即使如此,粥车比规定晚了十分钟才到达。志愿者来的不多也不少,都是老志愿者,有条不紊进行,然后回来刷粥桶清点物资,一遍一遍,终于把数都对上了。给粥车充电、准备明天的米豆,把钥匙放回原处,登记。我真的感觉挺了不起,竟然完成了,牛老师在一旁感叹:比我自己做负责人都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