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星期六,大风呼呼地刮着,刺激肌肤每一处,却很难另这一群人的热情“降温”。仁爱助学安徽之行的脚步临近,志愿者们一大早就开始准备物资。上午,大家先在基金会的库房查看助学组的存储物品:

书法家们的励志条幅,显然被前任组长方文昭细心整理过,她将一张小小的标签纸别在折叠好的条幅上,上面写着条幅内的内容,方便志愿者们查找适合送给孩子们的励志标语。
陈芳师姐在保定助学活动中赠送孩子们的棉袜还剩了40条,已经在封存的箱子里沉睡一年了,如今终于派上了用场——作为赠送给太湖县新学年资助的孩子们,但是至少还要补充20条。
被孩子们感动地称为“妈妈”,而为志愿者们普遍赢得这个温馨称呼的孟竹,曾有一个娇小可爱的女儿,如今小女孩赠送给孩子们那些动画粘贴纸将全部赠送完毕时,她已经成长为一个初中生了,不知她还会不会喜欢这些花花绿绿的小鬼脸?

“让爱传递”蓝丝带、礼品袋、卡片、环保筷子、小包装的洗漱用品……都曾经被助学大朋友们亲手挑选、搬运、赠送到孩子们的手上,那剩余了的,当今天重现在眼前时,令人内心非常感动……在探讨入校走访的流程时,一个志愿者提到:我们可不可以征集大朋友们对孩子们的祝福,带去太湖?

“太好了!”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无论视频、照片、一句话语,都希望大朋友们用邮件、短信,通过这一次的安徽之行带给孩子们。
下午,邓雪娇、齐同同、黄元和陆鑫,四人一起去回龙观采买其余所需的物资。

助学组的专职志愿者陆鑫怀孕已六个月了,正在家里休假,但当听说要去为安徽之行购买物资时,高高兴新地参与进来。对于采购小礼品,这位大姐姐比任何人都要熟悉,十分有经验,就冒着大风与大家一起走入了市场。她边采购边谈起太湖孩子们的情况,告诉大家安徽天气虽然没有北京冷,但是冬季没有暖气,孩子们就得忍受皮肤冻伤、冻裂之苦。齐同同听说了安徽之行的筹备,二话不说就赶到基金会来帮忙,下午随车加入采购的行列。在采选物资过程中,陆鑫和同同对于物品比价划价很擅长,计算地特别精准,货比三家,选择合适的卖家,下手采购。
边挑选,他们边不停地在想孩子们会喜欢吗?适合孩子们吗?暖和吗?在这样的对答中,旁边的售货员就问:“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去?”志愿者告诉他:“我们是仁爱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我们要去安徽搞活动,看望孤困学生,这些是给孩子们的礼物。这些钱来之不易,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有的人甚至把自己一半的生活费省下来做慈善,所以挑选的时候,我们不仅要买让孩子们欢喜,尽量能让捐助的爱心款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样才对得起他们……”听到这些话,卖家不仅出最低的价位,而且还告诉志愿者各种物品的优劣,并说自己也算尽了点心。志愿者笑着说:“感恩您!”

大家就这样边精心挑选,边用心揣摩孩子喜欢什么,发现采购比想象中还要顺利。有一位志愿者分享道:“以前在师父博客中看到,可以遇到有善缘的卖主,要感念师恩。有一位法师去医院看病,会祈求遇到和自己有缘分的医生。我们出发买东西前,也在祈求师长加持,这样不仅内心善良平和,与人交往顺利,还可以让善缘相续,真的感念师恩每一天!”不知不觉中,夜幕渐渐降临,天又黑又冷,直到晚上7点多,一天的辛苦忙碌才落下帷幕。天上繁星点点,好像无数双纯洁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