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养观是哪一种?是严格虎妈、使命必达的直升机父母,还是自律甚严的德国妈妈?在翻本文前,透过下列教养情境模拟,勾选出你的教养方式。这份表格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教养不能复制,但经由这份表格,爸爸妈妈可以更清楚自己的教养模式,也可以进一步看看这位远赴德国的妈妈怎么处理这些让父母头大的教养问题! 

 

如果孩子和你约定好每周三都要帮忙洗碗,某天吃完饭后他却说功课太多做不完,不洗碗了,你该怎么做?

 

口 要求孩子要按照约定行事,让他了解不可以随便破坏协议。

口 这次先帮他做,下次再要求他补回来。

口 功课比较重要,偶尔不做家事没关系。

 

规则大于宠爱!

 

孩子为什么总是耍赖,为什么总是出尔反尔?不是因为孩子太小不懂事,而是他没有规则意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不顾虑别人的感受。想要管教好这样的孩子,就要做到宽容而不纵容,从小灌输规则意识。

 

随着欣欣渐渐长大,我开始有意识地把家事交给她做,因为在德国,像欣欣这个年纪的孩子,放学后基本上没什么作业,有很多课余时间可以利用。

 

刚开始,欣欣很乐意接受,因为她觉得很新鲜、好奇。慢慢地,她发现做家事一点都不好玩,而且非常累,就不主动帮我做家事了。我和老公都发现:欣欣越大,就越是懒惰。

 

这该如何是好呢?为此我想了很多方法,比如用奖励的方式来刺激欣欣劳动的欲望,但无论是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效果都有限。后来,我采取“强迫”的手段。每次欣欣吃饭都最慢,所以我衡经常以“吃饭最慢的人洗碗”为由,强迫她做些家事。但是,这样显然也效果不彰。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我问蓓儿太太。

 

“简单,宽容而不纵容,用规则来约束她!”

 

“做家事也要制订规则?”

 

“当然需要,亲爱的!”

 

在蓓儿太太的建议下,我决定制订做家事的相关规则。

 

那天,吃完晚饭之后,我非常郑重地把欣欣和老公叫过来,向他们宣布我的计划:“有鉴于欣欣已经长大,根据德国的法律,她必须承担一部分家务。现在我们就透过协商的方式来制订做家事的规则。”

 

于是我们进行了讨论和协商,最后的结论是每天抽签来决定到底谁做家事。

 

对于这个结论,欣欣十分支持。她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应该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自己每天都不会抽到签,这样就不用做家事了。我和老公当然知道她的“诡计”,可是既然欣欣同意协议,我们自然也没有异议。

 

第二天我们就开始实施新规则,期限是一年。

 

让孩子按照协议行事,才是关键!

 

我将我们协议做家务的事情跟房东蓓儿太太说了之后,她笑着对我说:“很好,很好,太太,你在教育孩子方面进步很大,不过我要告诉你,协议是小事,关键是如何让孩子严格按照协议行事。”

 

接下来几天,确实如小欣欣预料的那样,都没有抽到签,所以不用做家事。但是就在我和老公做了整整一星期之后,欣欣的苦日子来了,一连四天,她都抽到要做家事的签。

 

“妈妈,我今天不想做家事了。”到了第五天,小欣欣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为什么?我们的协议是规定谁抽到签,就必须认真做!”我丝毫不退让。

 

“我不喜欢这个协议,我常抽到签,就要经常做家事。不公平。” 欣欣嘟着嘴说道。

 

这时,房东太太走了进来,对欣欣说:“孩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怎么能说协议不公平呢?据我所知,在订下这个协议时,你也在场,而且也同意了,是不是?既然你同意了,就要按照协议行事,这是规则,你无法改变。如果你不喜欢,那么一开始就不要同意。”

 

“蓓儿太太,我……我已经连续做了五天家事了。”欣欣转而向蓓儿太太求援。

 

“是吗?那比弗兰妮好多了,她每天都要做家事,难道你愿意和弗兰妮一样吗?亲爱的,协议不是你喜不喜欢的事情,而是你必须去执行的规则,就像玩游戏一样,也是有规则的,是不是?”蓓儿太太苦口婆心地向她解释。

 

“那是不是表示我这一年都要按照协议行事?”欣欣的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是的,亲爱的,按照协定,期限是一年。”蓓儿太太指了指贴在墙上的协议说道。

 

“天哪!”虽然欣欣很不情愿,但还是把碗筷收进厨房洗得干干净净,放在碗柜上。

 

订了规则,就要坚持下去

 

经过房东太太劝诫,欣欣的确改变很多。只要是我们协商后制订成规则的事情,她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按照规则去做,这让我觉得轻松了许多。就拿去超市购物来说,以前她总是在超市里吵着要要这要那,这样一来我要多花很多钱,还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和她理论。

 

后来,在去超市之前我会和她订好协议,决定要购买哪些东西。如果是需要的,我就会把它们列在单子上;去超市后,严格按照协议行事,即使她吵闹我也绝不妥协。

 

虽然小欣欣也闹过几次,但是看我无动于衷也只能作罢,慢慢就养成按规则行事的习惯。有一次和她逛超市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吵着妈妈帮他买一个玩具,但是他的妈妈不愿意,无论如何打骂,孩子就是不肯离开。

 

看到这个情景,欣欣竟然面露微笑,对我说:“妈妈,这个孩子缺少协议和规则。他妈妈应该学学你。”

 

听了欣欣的话,我顿时觉得安慰:欣欣心里已经有规则意识,并且学会重视规则了。看来,想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一定要坚持,如果不能坚持到底,容易让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规则是随时可以打破的。这样一来,他就不会重视规则了。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一定要坚持,如果不能坚持到底,容易让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规则是随时可以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