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启迪,启发,启蒙;“明”——智慧。

“仁爱启明书院”就是一所开启生命智慧的书馆。

书院口号:读书启智,做人明理。

院训:诚敬智和(做人真诚,对人恭敬,读书开智,身心和谐)

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聚集了一批社会贤达,这是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社会中坚力量。他们相信,学校教育是有时限的,学位以外的教育及生命教育无限制。活到老,学到老。

今天,农村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村留守人群以老人和孩子为主,缺少关爱,缺少文化生活。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在农村地区建立“仁爱启明书院”,以此来倡议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注农村地区留守人口生存和教育问题,给予他们以关怀,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提升生命品质。

基金会将以“仁爱启明书院”为依托,成立“仁爱启明读书会”,“读书会”成员既是受益者,也是“书院”的参与者,同时跟政府部门合作,让各层级的人员参与到这一项目中来。

“书院”不仅为村落送去图书,更要让大家改变自己的生活和读书习惯。慈善的最大意义是心灵关怀,以书籍为结缘手段,使大家生命品质得以提升。

  “仁爱启明书院”的运行方式

1、直接跟当地教育、妇女、团委乃至乡、村等政府部门及学校(根据各地因缘选择合作部门)合作,利用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长期支持此项目,培养当地志愿者参与项目中,最终使被资助人也能够成为志愿者。

2、根据乡村的人口结构、知识结构等因素,采取阅读、视听、远程教学等多媒体方式,尽量减少对人力的依赖。

3、“仁爱启明书院”给孩子开设美术、音乐、手工等课程,为老人开办讲故事、看视频、听音频等适合老人的学习和娱乐方式,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每周组织老人至少参加一次“启明读书会”活动,让老人逐步成为“书馆”的志愿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到老有所用的快乐。

4、从上到下垂直网络发展志愿者,不仅基金会总部的志愿者定期下去检查、辅导书院的运营,也要发展省县乡村级志愿者,让受益人也成为志愿者本身,让更多的人走入慈善,走入仁爱。

5、“仁爱启明书院”运行起来后,借助书院这个平台,定期发动志愿者到书院所在地送温暖,并开展环境、人文等讲座等活动。

6、通过“仁爱启明书院”项目发现当地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北京或其他地方寻找有效的支持力量,如对儿童、老人等孤困人口开展量身订制衣物等活动,广结善缘,也可以把孩子和老人的作品收集起来交流出去。

  “仁爱启明书院”项目实施步骤

1、仁爱慈善基金会“仁爱启明书院”项目部将选择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村落,咨询当地政府,找到适合房屋,并形成报告,填写相关表格,报项目负责小组评估,并报仁爱慈善基金会启明书院项目部审批。

2、房屋装修,购置书架、投影、桌椅等设备。

3、准备教材,购置图书,并每年有计划的添补图书。

4、组织当地民众成立“启明读书会”,并参与书院的具体运作。  

目前,“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秋木乡中心小学启明书院”和“西藏自治区堆龙德庆县柳梧乡启明书院”已经开馆,而西藏另外两所书院以及广东、海南、新疆书院也正在筹备当中,启用在即。

人人享有慈善,仁爱触手可及。这是一个搭建启发善心、人人可参与的善行实践平台,最大特点是心灵关怀,让对方生命品质得到提升,同时志愿者本身也得以成长。启明书院目前设固定志愿者数名,仍需要招收大量志愿者。

“仁爱启明书院”欢迎您在即将到来的冬季,为寒冷的农村带去一缕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