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富三代霍启刚光芒四射,祖父霍英东有“红色资本家”之称,太太郭晶晶是中国泳坛巨星。多年来,霍启刚不断以实际行动消除人们对他含着“金锁匙”出世的身份偏见。除了承续家族事业注入新活力外,如今他还肩负着落实家族的“三代开天辟地”的梦想。
随着经商环境的改变、市场竞争加剧,在白手起家致富越来越困难的新时代,霍启刚日前在新加坡受访时有所感叹地说:“以前的人没读什么书也能成功创业,靠着双手和毅力发达的人比比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传统做法已逐渐被淘汰、不适用。在今日知识型经济的社会里,小资本虽可创业,不过一定要有创意和新思维才能出奇制胜。”
他指出,发达国家不少商界成功人士都是在年轻时异军突起,其中重要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各有创新的想法。社会上不同的人与机构也给予他们支持,把小想法变成大生意,接着逐步发展成国际企业。这方面宝贵的经验值得年轻人参考。
青联协助年轻人创业
以霍启刚为首的香港青年联会(简称青联)在研究这类创业与创新计划,多方协助年轻人创业,鼓励他们敢于走出去,让他们的一些想法可以实现,不必担心失败。他表示,香港虽然是地贵、人工贵,市场又小,不过年轻人仍然可以考虑先以当地作为创业的起点、据点,站稳之后就应设法走出去,把业务扩展到其他地方。
霍启刚说:“香港一些竞争力优势要保持和加强,香港的法制、廉洁、不干预市场、中西文化交融、国际视野等等,都必须保持,丧失了就等于没有了香港核心竞争力。而社会也要跟着提升,要更具创造力,应考虑向多元化发展,诸如体育文化、新的消费形态等都是值得关注的产业,经济一转型往往会带来新商机。”
他也说:“香港的视野还是可以再广阔一点,和所谓的竞争对手其实是可以多加合作,香港所处的地位非常有利,香港人口只有700万,市场只有700万人,如果跟珠三角多方面合作,可以把自己市场的饼做得更大。”
成立于1992年的青联由香港各界青年才俊、青年团体领袖及学界精英组成,现有个人会员1300多人,团体会员36个,总会员人数超过3万1000名。现任主席是霍启刚,他的父亲霍震霆也曾出任会长。
日前,霍启刚率领32名会员前来国大商学院及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进修企业管理领袖课程。此前,青联会员也曾组团到清华及北京大学上课,目的是为香港特区培养多方面的人材。这次由副主席黄梦莹(新加坡人)带团来新,青联期望学习借鉴新加坡各方面的成功之道。此外,霍启刚也透露,青联每年都安排约300名大学生会员前往北京、上海、成都及大连的企业,以及一些政府及官方机构实习,让大学生实地了解中国内地的最新发展,以开拓更宽广的视野。
南沙港发展项目是霍家三代大梦想
霍启刚年仅11岁时只身赴英留学,就读于百年贵族男校温彻斯特公学,更以全A的特优成绩考入每年全球只招100名新生的牛津大学Pembroke College,获颁经济学与管理学双学士学位。
在牛津念书的日子最令霍启刚难忘,第一年他按学校规定留宿校内,住的是几百年的老楼房,房间很小,两人一间,门经常关不上,洗澡要步行过马路到对面的另一栋楼。
霍启刚从小偏爱金融,求学时开始投资股票。他毕业后并没有直接参与家族生意,而是先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企业顾问公司MINT。后来,他在全球知名投资银行高盛资产管理及所罗门当分析师,磨炼几年后才回到事业庞大的家族企业工作。
霍启刚目前是霍英东集团副总裁,积极参与家族在广州南沙港的发展项目。南沙港的大型发展项目是霍家三代事业上的大梦想。
要把南沙港变成华南及珠三角重镇
南沙港之前属番禺,是霍英东的家乡。第一次到南沙港时,霍英东坐了两天船才抵达。南沙港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与广州、香港、澳门相邻,霍英东一看就认为这是个得天独厚的宝地。霍启刚说:“南沙港地处偏远,被称为广东的西伯利亚,而我祖父却早已看好这一大片荒地的发展潜能。现在基建一完成,我们就会按部就班有系统地成片开发,把南沙港变成另一亮点——华南及珠江三角洲的重镇。”
1989年六四事件后,外资纷纷撤出内地时,霍英东却逆水行舟,投入巨资在烂滩和乱石上动工打造南沙港新城,建起“科技文化商贸中心”和“现代化海滨新城”的两翼。一二十年来,霍英东集团已陆续建设南沙区渡轮码头、客运港、高架天桥、快速公路、商业和会议服务设施、五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资讯科技园、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等重点项目,至此南沙港也将正式成为国家级新开发区。霍英东当年心中的“金银岛”设想已具雏形。
霍启刚表示,他们的发展理念一直没变,希望按照高水平的规划逐步开发南沙港。他们不会拿下一块地、建一个项目就卖掉,再换另一个项目之类的短期投资,而是希望把南沙港整体提升为幸福宜居的生活区域。为了保证高端、绿色环保的项目能进来,他们将会持续推动这个项目。
为港穗提供
一小时生活圈选择
在长远的发展计划中,霍英东集团视南沙港为广东、广州的一部分,并不存在竞争,长远目标是希望将南沙港建成一个宜居宜业的地方,为香港和广州都提供“一小时生活圈”的好选择。霍启刚指出,这方面国际上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伦敦或者纽约,白天在城区上班,下班后坐一小时的车程,到适合居住、相对宽裕的个人空间去生活,因此南沙港固然需要发展一定的商业、房地产开发,但更需要的配套是文化教育设施。
现在,霍启刚每周至少要到南沙港巡察一次,亲自了解南沙港项目的每个发展细节。对他来说,有些梦想或能一蹴而就,但某些梦想却需要多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南沙港是其中之一。
因此,身为霍英东的长孙、新一代接班人,除了肩负拓展家族事业的重任外,现年35岁的霍启刚也承载着实现家族的梦想。
家族是港澳显赫豪门
霍启刚的家族是港澳显赫豪门,50年来三代人的一举一动经常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
祖父霍英东早年全家长居舢舨上
2006年10月以84岁高龄病逝的霍英东出身贫寒,全家长年居住在舢舨上,父母靠着一只小驳船,在香港做驳运小生意。霍英东年轻时,父亲和两个哥哥先后葬身大海。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旧渡轮上当加煤工人。他曾说:“在香港富豪里,我的出身是最苦的。别的不说,小时全家穷得连鞋都穿不起。”
二战后,霍英东在一批旧机器的买卖中赚取了第一笔上万港元。在积累了足够的创业资本后,他成立了立信建筑置业公司,做起房地产生意。
霍英东有“海沙大王”之誉。上世纪60年代,香港商家很少涉足淘沙业,主要原因是这个行业需要的劳力多、投资大、利润少。1961年,霍英东从泰国进口挖沙船,随着香港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对建筑材料黄沙的需求量极大,他的淘沙船队逐渐成为淘“金”队。此后,他承包了上百个项目,做过填海工程,也建过码头、避风港,铺过海底煤气管道以及海底排污管道。
中国改革开放后,霍英东率先在中国内地发展事业,从广州白天鹅宾馆到中国温泉宾馆,从公路到桥梁,从体育基金到残疾人福利基金,从暨南大学到英东游泳馆……
霍英东于1993年起多次出任中国政协副主席,故有“红色”资本家之称,身家估计超过200亿港元(32亿新元)。
霍英东集团于1977年正式成立,它融合了有荣船厂、立信置业、霍兴业堂等霍氏多家企业。该集团以香港为基地,业务触角伸展到内地和海外,经营方式多元化,业务涵盖港口、航运、高科技产业园、地产、酒店、零售、能源、教育等多个领域。
父亲霍震霆港首位国际奥委会委员
霍英东娶了三个妻子,育有10名子女,元配所生的三个儿子为震霆、震寰和震宇。在多名子女中,长子霍震霆的知名度最高,除了因为他担任香港立法会议员,更因为他的前妻是有“最美丽港姐”美誉的朱玲玲。
霍震霆1946年出生,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之后跟随父亲回内地公干、经商。父子俩几乎见证了当代中国体育事业每个发展阶段的重要事件。2001年,霍震霆成为香港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开始协助中国申办奥运会,并连任多届香港奥委会会长。
霍震霆健谈、擅长社交,与沉默寡言的父亲差异甚大。他身兼数职,是霍氏家族中曝光率最高的人。
2005年9月,霍震霆和朱玲玲秘密签署了离婚协议,维系了27年的“童话婚姻”画上句号。两人育有三子启刚、启山及启人。
太太郭晶晶世界级跳水名将
霍启刚的太太郭晶晶是中国著名跳水运动员,曾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3米跳板跳水冠军,并蝉联了这两届奥运会双人3米跳板冠军,总共获得4枚奥运金牌2枚银牌,是继高敏、伏明霞后,中国女子跳水队的“领军人物”。她为中国跳水队赢得31个世界冠军,成为拥有最多世界冠军衔头的中国运动员。郭晶晶于2011年初宣布退役。
霍启刚的感情生活同样多姿多彩。受访时,笔者提起他和郭晶晶相识已整10年,他答道:“是的,有整10年了,我们是在希腊雅典认识的。”
2012年,霍启刚与郭晶晶花费3000万港元(500万新元)举办了星光熠熠的世纪婚宴,筵开150席。婚礼选在11月11日,象征“一生一世”。2013年8月,郭晶晶在港产子,其子取名霍中曦。
霍英东和霍震霆对中国体育事业有着诸多贡献。如今,霍家第三代霍启刚也成为家族的“体育外交家”,积极投身于体育公益事业。
受家族遗传基因的影响,霍启刚热爱体育,从小就很喜欢运动,尤其喜爱高尔夫球和网球。他在伦敦留学时曾是网球校队的队长。因此,霍启刚这位网球健将与体坛名将郭晶晶的另类“门当户对”完婚,一时也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