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提起“粥”,除了家常便饭的一餐,想必很多人也会浮现一勺温暖的舒心。也许正是因了这温存的含义,古有“施粥“善举,今也实现了”奉粥“之爱。
在北京市仁爱基金会的团队里,就有这么一群志愿者,他们的爱心被承载在一碗看似平淡却热汽腾腾的暖粥中。其实“奉粥”的举动一经发出,就吸引了许多的目光。人们不仅疑惑,一碗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粥,究竟夹杂着哪些温暖和感动?而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2014年的2月11日,这是一个依旧夹杂着寒冷的周二,这天亦是团队节后第一次的奉粥行动,我们的志愿者们一早便冒着寒冷,从京城的四面八方赶到金台夕照的奉粥点。老志愿者彼此亲切地打着招呼,尽管寒风凛凛,却处处洋溢着家人的关爱。
大家很快注意到,在志愿者的队伍中,出现两拨陌生却特别的面孔,似乎是因为还不熟悉,都怯生生地站在一旁。他们来自两个家庭队伍。一家是年轻妈妈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小女儿年仅4岁;另一家是湖南永州来京过年的一对夫妇,在离京前过来体验奉粥所带来的珍贵感受。于是大家主动上前,热情地与他们攀谈起来,很快,志愿者们便熟悉起来,一场奉粥行动终于开始了。
就这样,第一次前来的一家三口准备奉粥了。
在街道慢慢从熟睡的安静中醒来,妈妈开始耐心的指导孩子许是领悟到奉粥的意义和乐趣,宝宝稚嫩的小手终于奉出了手中热气腾腾的第一杯粥。
就这样,这前来奉粥的两家人,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冬日的街道,也温暖了年后回归工作岗位匆忙赶路的上班族,仰或清晨晨练的老人们……一杯粥,足以传递着无以言表的关爱与用心。小小的一捧温暖,融化了人心的隔阂。
奉粥的行动就在时间的脚步中步入尾声。这一天的奉粥结束了,而前来奉粥的宝宝也要享受一下大家庭的温暖了。z当然,还有来自湖南永州幸福的一家。
全家来奉粥的举动感染了我们,妈妈和女儿们传递爱心后的喜悦被微笑涂抹成一道美丽的画面。而奉献,温暖了他人,也为点亮了志愿者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