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参加大运河心栈的奉粥,经常听志愿者老师们说哪个老师和哪个老师早上四点多、五点多就到心栈熬粥了,非常的辛苦,然后大家也都很感恩他。熬粥需要付出的时间比较多,也比较辛苦,但却充满了历练与考验,这正是我所想要的。但是,我睡眠不好,也是一个起床困难户,能不能去心栈熬粥,我对自己还挺没有信心的。

陈老师是周三的负责人,周一就发微信给我,希望我去参加周三早上的熬粥,我满心欢喜的答应了。到了周二,陈老师又提醒了我一次,我很感恩陈老师的惦记。周二晚上我提醒自己一定要早早起床,不能耽误熬粥。周三早上我竟然不到四点就醒了,打开手机,没有特别的留言信息,刷一下朋友圈,发现陈老师已经在发朋友圈了,我还没来得及看发的是什么内容,就赶紧点赞了,陈老师发现后就用微信告诉我,不用来那么早,五点二十能到就可以。等我到了熬粥的地点,发现陈老师和夏老师已经都开始了,我还是迟到了。夏老师今年七十岁了,还能这么早,这么辛苦的来熬粥,着实让晚辈敬佩。

熬粥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米和水的比例要把握好,火候要把握好,一开始为了防止粘锅,还要不停的用勺子顺时针搅动,并不像我在家里用电高压锅熬粥那般。而且各种心栈物资的清点、准备、装车,都得很细心、很有规律的。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和我的爱人,每一件家务的完成都凝聚着她们的爱与付出。

粥车司机第一次
粥车没有电瓶,需要一个人坐上去把着方向,后面两个人推着,在两名老师的坚持下,我荣幸成为了今天的“粥车司机”,陈老师、夏老师充当“发动机”,我们就这样驾驶着大运河心栈的“诺亚方舟”,满载着爱心与善心,乘风破浪,一路向前!

快乐永久
今天来参加奉粥的志愿者老师很多,大家很准时,也很热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流露着爱的光芒,把阴天和雾霾都给压制下去了。更开心的是,今天有新志愿者老师加入,而且是一名72岁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