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女人心中最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
——巴尔扎克
在山西一家养老院里,收养着一群孤残儿童。因为救护条件有限,孤儿院无力给孩子们更好的照顾,于是联系了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希望基金会能够把重病的孩子带到北京去治疗。
李襄是仁爱儿童救助部陪护孤残儿童的一名志愿者。这一次去山西,她也参加了。从此,她开始了作为一个特殊“母亲”的生命旅程……
我曾经退缩过
(李襄与孤儿在一起)
该如何形容与这些孩子的第一次遇见呢?
到这里,李襄看到的是这样的情形:天很冷,风嗖嗖刮着,一群孩子坐在光光的床板上。有的孩子动不了,只能躺在床上叫。他们的衣服都很单薄,因为怕弄脏衣物,男孩下身基本不穿裤子……
有些唇腭裂的孩子,已经过了两岁,牙齿都长飞了出来,他们不会吸奶,吃饭都是漏的,这样的孩子被称为“猪娃”。然而,唇腭裂在这些孩童中算是最轻的病。还有更严重的身体残疾,大头娃娃、长肿瘤的、肢体不全的……这些孩子的死亡率极高,这次能看到,下一次去就不一定能见到了。
看到这一切,李襄全身毛孔都竖立了起来,头皮发麻。她似乎看到了漫画里的一个个小怪物,活生生地出现在了她眼前。
面对这些孩子,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有个叫淘子的女孩一岁不到就做过两次手术,肚子上有个管道,身上挂着导引袋,里面装的是屎尿,全身长满了癣。这个孩子给李襄的震撼很大:命运为什么如此残酷?
(李襄和淘子在一起)
她不忍心再面对这些孩子,从山西回来后,便退出了志愿者团队。但是她并没有从心底将他们放下。她一直在问自己:这些孩子多么需要爱啊!如果没有人去爱他们,他们会怎么样?
一个多月后,她又让志愿者把自己拉入了群,再次来到孩子们身边。当孩子换药、做理疗时,她就一直握着她的手,陪着她,渐渐敢看她的身体,敢给她洗澡,换尿不湿……她终于勇敢地超越了自己。
后来,她再也没有退缩过,无论遇到什么情况。
“我不能因为自己难受、痛苦,就不接受这个事情。这些孩子太需要爱与抱抱了。”李襄说。
“霸道总裁”变了
付出的爱,终会有回报。孩子的变化与成长,也给了李襄极大的鼓舞。
有一个孤儿,被志愿者们称为“霸道总裁”,因为他在极度匮乏的物质环境下长大,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所以非常霸道。他抢吃的、抢玩具,不给就哭闹,看谁不顺眼就打谁……李襄见过他各种耍霸王的样子,从来没有见过他特别友爱、听话懂事的样子。
志愿者每次去看他,都会给他身边堆满各种吃的,因为志愿者们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内心的安全感,是满满的爱。渐渐的,“霸道总裁”变了。
(右一为“霸道总裁)
有一次,李襄带着他去看另一位正在接受治疗的孤儿“法柱”。李襄给法柱带了块蛋糕,法柱看到李襄身边还有一位弟弟,就说,给弟弟吃吧!“霸道总裁”连忙推让说:我不吃,哥哥吃。听到这句简单的话时,李襄的眼圈当时就红了。
看着这些孩子对志愿者们从防御到接纳,又通过救助、陪护,一年年变得更健康、快乐、聪明,李襄感到了无与伦比的幸福感。
做母亲的感觉
李襄是一名70后,一直没有结婚生子。但是,遇到这些孩子,让她体会到了做母亲的感觉,变得如一个母亲一样勇敢和坚强。“我没有做过母亲,但是我可以成为很多孩子心灵上的母亲。”
她真正从心底里爱着这些孩子。每次去陪护孩子,她尽可能穿相同的衣服,甚至保持相同的发型、首饰,都是为了让孩子减少陌生感,增加熟悉和亲切。
去山西接孤残儿童来北京治疗,路途遥远,来回七八个小时,通常起得很早,睡得很晚,有时候吃饭都是问题,但是不管在北京还是在省外,只要能去看孩子,她会克服一切困难。当这些孩子结束了治疗和康复,被送回到原来的孤儿院后,李襄也会回去看望他们。
即使一年不见,那些孩子见到李襄依然会紧紧地抱着她,他们一直记得彼此。
李襄早已将陪护孤儿视为责无旁贷的人生使命。她说,如果有一天走到生命的尽头,回顾自己的人生,陪护孤残儿童是她这生中做过的最值得、最有意义的事情。
采益 | 撰稿
淡淡烟 | 编辑
千里芳草 | 校对
vivi | 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