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旅·感悟|寻根觅祖 净化心灵

文:客美行 摄影:贺亦军 张华


4月1日至5日,怀着对南山历代祖师们的感恩之心、对祖庭的敬仰和期许,我们一家祖孙三代4口人,跟随仁爱慈善基金会大家庭的80位家人,开启了南方祖庭的“爱之旅”、“寻根之旅”。在整个参访过程中,有几次让我潸然泪下,记忆深刻,感触良多。


我们到了福建之后的第一站是永春普济公益服务中心。这是一个由永春普济寺、永春本地爱心人士和西昌村委会以及全国各地的公益人士共同发起的民间慈善组织。还没下车,就看到了在路边等待的“奶奶们”,她们穿着表演服装,载歌载舞迎接我们,让我们感到特别感动与温暖。这些奶奶们是当地的村民,她们在欢迎我们这些千里之外的客人!在这个村里,最大的感受就是民风的淳朴和善良。76岁的志愿者杨美茹奶奶说,这个小村庄可以说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确实,在村里处处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处处都能感受到孝德的风貌,在永春普济公益服务中心的带动下,慈善成为一种村民普遍的认知和行为。我们在这里的“雨花斋”用了午斋。这是一次非常特别的斋饭,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免费吃饭,还得到了别人的感谢——这里的志愿者在为每位家人打饭的时候会说:“感恩您吃素!”听到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上学下诚大和尚的一句话:“吃素就是一种最好的放生”。雨花斋是一家全部免费的素食餐厅,每年在雨花斋吃饭的人次达到了数万,服务了很多当地的孤寡老人。在这里的老人可以参加服务中心组织的文艺活动、手工制作、学习传统文化、研习书法等等,又有免费的素斋。这不就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嘛!


用完斋,我们来到了普济寺。弘一大师曾经在普济寺闭关修行了572天。怀着对弘一大师的感念之心来到了弘一大师的闭关处,体会弘一大师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下,是如何在这样一个茅屋中修行的。同时也默默祈求祖师的加持,让我们的慈善事业能够利益到更多的人。

结束了普济寺的参访,我们一行来到了我们的祖庭——南山莆田广化寺。到达广化寺时已经晚上六点多了,一进山门,就看到了两列望不到头的“黄马甲”,整整齐齐站在道路两侧。在黄马甲的“欢迎回家”声中、在绵延不断的掌声中,我饱含着激动、感恩的泪水,走到了住处云水堂。我们就像离家太久的孩子,重新回到家人的怀抱一样,那种温暖无以言表。感恩广化寺义工及仁爱大家庭所有家人为我们的付出,同时又觉得特别惭愧,惭愧自己付出的太少太少,而收获的爱与温暖太多太多……


到达广化寺的第二天,仁爱家人们去了我们女众的道场——福建仙游极乐寺。到了极乐寺,上学下诚大和尚的母亲,正在院子里面等着大家。师父的妈妈是那样的慈悲,拿着金刚结,发给我们这些志愿者和孩子们。大家都知道,正是因为师父妈妈,我们女众道场极乐寺才能得以建设,女众法师才能得以在师父门下出家。看到极乐寺的法师们,出家时间并不久,但是戒相清净,每位法师都那么仙风道骨,团队、道场清净和合,更让人赞叹的是法师们能文能武,身上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设计建筑图纸、画CAD图纸、绑钢筋、浇筑混凝土、样样都能干,颠覆了我们传统印象中女性的形象,法师们的勇猛承担让人敬佩。同时想到自己做的太少太少,要好好发心,向法师们学习。

清明节这一天,仁爱家人们一起随广化寺的法师们举行祭祖仪式。庄严的仪式、威仪具足的法师、肃穆的祖师塔,我们一起缅怀、感念、体悟祖师们的功德,祈求历代祖师的加持护佑。没有历代祖师们的舍身付出,就没有祖庭的复兴,就没有南山法脉的传承。我们今天能有这样的学修环境,听闻正法,离不开历代祖师的辛苦付出。上学下诚大和尚说:作为一名佛弟子,知恩报恩是圣道,如果不知恩,不报恩,那就荒废了圣道,成为了凡夫。作为基金会的一名志愿者,我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更加清晰了,那就是更努力积极地做好承担,利益更多的人,让爱、善良、感恩在更多人心中传递。


参访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金峰寺。这是一个位于福建莆田郊区的女众道场。我们到达金凤寺的时候,已经中午12点多了,金峰寺的法师和义工们正在寺门口等待着大家。一下车,义工们就安排我们用斋,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斋饭,义工们一遍一遍给我们行堂,菜的种类应该有不下十种,而我们就像很久没有回家的游子吃到妈妈亲手做的饭菜一样,吃得那样香。在用斋过程中,曾敏老师说:“我知道用斋的时候要止语,但是我实在是忍不住了,义工们为我们精心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品,可他们到现在还在饿着肚子为我们行堂,让我们一起感谢他们!”斋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多老师都是含着感恩的泪水吃完这顿斋饭。这顿饭我吃的很多、吃的很饱。

我的婆婆说:通过这次参访,对师父上学下诚大和尚的事业有了更多的了解,佛法的事业太需要人了,太需要人才了,我以后也要来寺里面当义工!我先生说:以后我要随力随份多多承担,以后对你的承担会更加支持。


通过这次参访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我内心充满了爱与感恩。同时对师父及历代祖师的功德有了更加直观、更加深刻、更加立体的感受,可以说,每一个道场里、每一个细节中都凝聚着师父及祖师们的功德,都凝聚着师父对我们爱与希望,让我内心的知恩、念恩、报恩之心更加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