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4日、15日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助学项目组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保定孤困学生入户走访活动。
此次定兴-高阳-顺平自驾助学之行,项目组从筹备到实施做了大量工作,踩点、招募、培训、分组、线路规划,共参与志愿者57人,走访41个孩子,其中大多数为高中生,有少部分初中生。

爱的接力赛

早晨八点,一行十四辆车已集合完毕,大家领取了必用的物资:信息表、黄马甲、对讲手台,然后贴车号、系丝带,准备到位后浩浩荡荡出发了,五辆车赶赴较远的高阳县,九辆车到较近的定兴县,当晚我们在顺平县会合。
当地的妇联为了我们的到来做了细致的工作,定兴县妇联主席王卫华提前约好了受助的孩子在政府等候,午饭之后王主席带领工作人员,携手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孩子学校的老师一起,分三组参与到我们的入户走访中,之后他们还要在下午四点赶赴北京参加会议,他们对我们走访的支持与认可,让我们非常感动,也为当地的孩子们得到这样的政府关怀感到高兴。
高阳县妇联,为了安排这次走访,自己开车带路,其余两队工作人员也租好车辆等候我们,午饭交流时,发觉我们吃素而且没有剩饭剩菜,误以为是吃不饱,特意为我们支付了一百元的饭费,要求多吃一些,赞叹妇联工作人员的热情与真诚,这或许就是慈善的力量,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激发了每位人士的善心。
顺平县妇联也早早集合在住处,分头配了乡妇联主任带领我们入户,其实妇联已早期就与孩子家庭有过接触,在通过实际的入户走访后,主任表示要给孩子回去买衣物,等孩子上了高中,再协助他们和学校协调,免去相关费用,令我们很感动。
家庭、学校、妇联、政府、基金会、志愿者这就是一场爱的接力赛,一棒一接一棒,把爱传递给需要资助的孩子们,传递给身边的人,无休止无穷尽……

走进你  爱惜你

午饭结束之后,各小组在当地工作人员和受助孩子们的带领下分头行动。通过午饭的简短交流,已对孩子有了初步的印象,他们阳光、朝气、青春让我们欢喜,没有走进家中时,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淡然。
这个刚上初一的女孩,和奶奶生活,父亲煤气中毒,母亲改嫁,当和孩子提及妈妈时,孩子直言非常恨她,说她拿着钱跑了,不管我了。刘秋云组长搂着孩子,对孩子说希望能把她当作妈妈,因为我们是仁爱大朋友,有着一颗仁爱的心,极度缺乏母爱的孩子在院外的那棵大树下,紧紧地搂着她放声大哭,这一刻是最温暖的,是最动情的,孩子,妈妈还在,你不缺乏爱啊……刘秋云说孩子对她这片刻的信任,也给予了她无限的能量,和持久关注他的愿望,但愿我们给予他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资助,还有精神上的安慰,走进你的心里,我会更爱惜你。

孩子,妈妈还在,你不缺爱啊

“如果不是去了园园家,我这次的助学之行是有遗憾的”,十组组长刘庆华这样感慨。
从顺平县开车走了三十公里才到园园家,有一半儿都是陡峭山路,园园的父母精神失常,母亲早年游走客死他乡,父亲高处跌落双腿残疾,拄着双拐依靠低保生活。园园和弟弟长亮由姑姑和姑夫扶养至今,他们相互疼爱,相互关怀,整个家里爱意浓浓。园园的成绩也很好,尤其英语和生物。

站在姑姑家院里,姐弟俩久违的合影

姑姑家有一圈低矮的院墙,院里三间土砖房,屋内一个通炕,一张桌子上摆着一盘大桃,一袋酸枣,这都是刚刚上山摘的,墙上大大的两张奖状,两个紧张站立的孩子,说话都有回音,空得可怕。除去这个家徒四壁的房子,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两个孩子的毕恭毕敬,二人始终直直地站立着,哪怕有一个人没有落座,他们都会这样站着,虽然面带微笑,但我看得出来他们非常紧张。

志愿者教的动作,虽然有些僵硬,但真的很美

园园的懂事让人心疼,三岁因为不小心滚烫的面汤倒在孩子身上,腰部以下前面后面都大面积烫伤,一度由于身体成长,左侧半边身体因为伤口牵连,导致身体倾斜,不得不做手术,在当地妇联,政府的协调下做了两次大手术,保定市副市长两次慰问,妇联也多次关怀,姑姑脱下了孩子裤子,我们看到的都是碗口大的疤痕,唏嘘不已,姑姑提及此事悲伤痛哭。园园的姑夫也是一位声明大义的人,虽然不是亲生但对两个孩子非常心疼,他讲述了两件事,全场动容:三岁时因为生病带园园去医院,园园拉着姑夫的手就往外拽,说:我不看病,我不多花家里的钱。另一件事是姑夫无意发现了孩子写的日记,其中提及父母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这么大的苦难压抑着这个未成年的孩子,姑夫看了难以掩心头悲痛,在隔壁房间大哭一场一夜未眠,园园此时已泣不成声。


孩子,不要哭,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们爱你

在登记孩子的鞋号和衣服尺码时,都说不知道,因为衣服都是同学给的,只好目测估计,在场的乡妇联王丽主任回来时说,我今天回去就给他们买衣服。这个让大家感动的孩子,把我们的心揪得紧紧地,三组的罗雯紧紧地抱住了她说:哭吧,你还小,不该承受这么多的,你是我们大家的宝贝。临走时,姑姑使劲地往我们衣兜里装酸枣,我们不忍心要,这是孩子在街边卖的,两元一斤,但我们不得不要,这是孩子和姑姑的一片心意啊……
孩子,感谢你们感动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我们一定会默默关注着你们,给你们关爱和帮助,老天一定是公平的,只要努力未来一定会无限光明。

爱的清泉在亲情中默默流淌

入户走访的孩子们,展现了不同的性格,有的阳光开朗,有的沉闷不语,有的腼腆内向,有的叛逆偏激,这些性格的形成虽然都是因为家庭的不幸,但更多的是他们内心对苦难的认识与成长的环境,对苦难的认识需要孩子自身的觉悟,善的环境正向的教育则需要监护人给正确的灌输与引导。
由于当地很多买卖婚姻,因此造成了很多家庭的不幸,当男方去世之后,女方一般都一去不回或者是不再尽母亲义务,孩子无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他身边的监护人也承受了很多困苦与煎熬。魏思昊的爷爷奶奶七十多岁还打工种地,孩子却因为心疼老人要求辍学打工,虽然爷爷只有小学文化,可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咬牙决定一定要让他读大学,有幸当我们见到这位孩子时,他已经听了爷爷的话,决定努力学习,考取大学学习金融。张浩南的叔叔婶婶从五岁开始抚养她,婶婶还未过门就带着她四处要奶喝,多年来还要伺候瘫痪在床的公公婆婆,强大的生活压力使三十多岁的婶婶患上严重的糖尿病,为了她上学自己的孩子不能有好的吃穿,盖不了房,说到这里孩子搂着婶婶的脖子已是泪流满面,这副画面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这就是监护人传递给孩子们正向的力量,这种付出不仅仅是亲情使然,我认为还弘扬了一种人性的美德,这种美德不仅感化着这些不幸的孩子,而且相信这种爱的力量也一定会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日日滋润着开出美丽的花朵,散发出芬芳,星星点点洒向各地……

心疼爷爷打算辍学的魏思昊,已经准备努力学习考取大学


谢谢孩子,给我们这么多感受

短短的两天,收获最多的是我们志愿者。我们走访每户家庭,他们都会握着双手感激我们,或许除了能接受到一些钱款外他们也是感激这种走访的形式,能真正地走进内心世界,象亲人一样聊聊天,说说家常,把自己的苦水倒出来。
来自外企的郭志平说:谢谢孩子给我这么强烈的感受,虽然我是感性的,但我认为慈善更应该是严肃的是理性的,我们走访的女孩十八岁,大眼睛高鼻梁非常漂亮,如果是北京的孩子,现在一定正在选择各大名校,或者在国外度假,但她没有选择,只有努力奋斗,拼命学习,我们能为她做的就是:每月帮助她寄些书,我不能给她一百万,但是可以教她如何去挣一百万。64岁的奉粥老人第一次参加助学,他从这个和哥嫂生活的孩子家庭里感受到了浓浓亲情,感受到了和睦,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深深感染了他,他说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所有。一位初中生志愿者,对于看到的一切感到非常震撼,作为同龄人,她最希望的就是和孩子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所有,分享自己的爱,她表示未来会努力学习,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相信这将会是她最有意义的一次自助行。

传递正能量

这些经历,让我们有了从未有过的感受,我们非常感激这些孩子,让我们有机会行善,有机会发现亲情,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助学之路也将成为我们的自省之旅。
通过大家分享助学体验,对如何慈善有了新的认识,慈善不是有多少钱才能去做的,这是一份力量,你或许能做得不多,但恰恰就给了他成就的力量,给他走出困境的希望,或许我们给的信息就能开拓他的思路,就能坚定他的想法,就能改变他的一生,我们要相信这份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和传递出的无限的正能量,让仁爱慈善:用心慈善、补位慈善的理念继续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