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4日,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志愿者一行15人来到浙江奉化,参与两所启明书院的启用,探望那些远方的乡亲。从奉化溪口到大堰镇将近50公里,与外界相连的就是崇山峻岭之间几条狭小的公路。车开至大山深处,便是大堰镇万竹小学了,浙江第一所书院将在这里诞生。

 大堰镇位于奉化市西南山区,常住人口约10000人。历史上出过知名人物,如南宋的王尚书,近代比较著名人物有新中国第一任驻印度大使王任叔(巴人)、革命烈士——原宁波总工会负责人王琨。万竹小学属于大堰学校的一个教学点,学校6个班级,在校学生61人,来自附近11个行政村,在编教师8人,留守儿童近30人,空巢老人大概2000人。学校离最远的村子有十多公里,学生基本靠步行上学。

   校长兼书院院长严志杰1990年来到这个学校。26年来,他以爱心和奉献,感染着身边的老师,熏陶着稚嫩的学生,对于书院的到来非常期待。他说,将近两千册的图书及精心挑选的六十多部视频作品,会让山村的老人和孩子们大开眼界。从他真诚的话语中,能感知到那颗热爱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

 志愿者们进入教室时,孩子们正在练习《仁爱之歌》手语歌。这些淳朴可爱的山区孩子们,与志愿者们一见如故。当志愿者徐彦婷提出给大家读故事书时,孩子们立即拍手叫好,而刘芳宁姐姐有声有色地讲完《孟母三迁》故事后,向孩子们提问,他们踊跃举手,一一回答。一位六年级小朋友还勇敢地站出来带领全体学生诵读《三字经》,稚嫩的声音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像这样热闹的气氛对于独自留守在大山里的孩子们是多么难能可贵。

参加书院启用仪式的有大堰镇副镇长周追谟、书院宁波地区负责人张剑峰、学校的师生及村民。一些老人也早早的来到了书院,见证了万竹小学书院开启的时刻。当志愿者把从龙泉寺带来的金刚结送到老人手上时,他们露出了喜悦的笑脸。虽然常青组的老菩萨们没有到浙江,但已通过这根金刚结与浙江山村的老人们结缘了。

大堰镇副镇长周追谟说:“首先是欢迎和感激,其次是收获和感动。我们今天收获的是沉甸甸的爱,一份无比丰盛的精神食粮。这份沉甸甸的爱,让山区的孩子可以多读书,开阔眼界。”他介绍说,大堰镇人民是以淳朴与厚道在奉化深深扎根和立足。大堰镇是奉化水源保护地,很难建设规模大、效益高的企业,这导致了当地百姓比较贫困,就业困难,进而导致了留守和贫穷。万竹小学的贫困学生占在校生的二分之一,需要支持和关爱。

 揭牌仪式之后,孩子们和志愿者们共同献上了充满爱和感恩的手语舞《仁爱之歌》,一切的感动和感恩都深深的包含在歌声里。肖女士代表基金会又送上了拷有60多部电影的U盘,供孩子和老人们观赏。这里不但为孩子们准备了书籍,更为不认识字的老人们也准备了影片。一位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说:“只记得年轻时候看过村子里的老式放映机,就再也没有看过电影了,谢谢你们现在还能让我们看上电影。”听着老人们真切的话语,看着老人们喜逐颜开的笑脸,志愿者们的心里是满足和欣慰的,无论多么遥远和辛苦,这一句谢谢,这一个笑脸足矣。从此,这里除了朗朗的读书声,还会有更爽朗的笑声······

 志愿者和孩子们在楼下拍下了珍贵的第一次合影,启明书院的万竹之旅告一段落。开启仪式后,项目部负责人和书院宁波地区负责人张剑峰、副镇长周追谟以及严志杰校长一起进行了深入讨论,就未来书院的发展交换了意见。

 下午,志愿者们启程去了岩头古村仁爱启明书院。从万竹书院去岩头古村书院,需要翻过几座山头,行驶在盘山公路上,天空开始下起了雨。奉化岩头古村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的村落,这里有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保存完善的古村建筑,这里有最淳朴的村民。村子里的孩子和老人们知道我们的到来,相继来到了书院。还有专程为报道本次岩头古村仁爱启明书院开启仪式而来的奉化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国家摄影奉化俱乐部的叔叔阿姨们,也来共襄盛举,共同见证岩头古村仁爱启明书院的诞生。

岩头村村委书记兼书院院长毛卫海介绍了这座古村。岩头村有892户人家,2402口人。古村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是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的故乡,民国时期这个村曾出了八个将军。越是古村越是贫穷,大量资金用于古村保护。村里没有学校,孩子们上学都到别的地方,假期书院就是他们的好去处,一千多册书籍就是他们的精神食粮。老人们可以每天到这里来,村领导将会组织老人们观看书院为大家精心挑选的60多部电影视作品,阅读国学书籍。志愿者们也会发挥所长,为老人们举办健康讲座,举办深受老年人喜爱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书院设立在岩头村宗祠,颇有古代书院的感觉,是全村村民的聚集地,而书院的设立,又给宗祠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宁波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溪口镇党委领导莅临活动现场,对基金会启明书院项目部对岩头村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管委会楼正进副主任说,岩头村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典型的民国文化特色。仁爱启明书院的启动,将极大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岩头村广大群众也会充分利用这个好机会,不断汲取文化知识。

 岩头的志愿者们为庆贺岩头古村仁爱启明书院的开启仪式,特意编排了一段优美的民族舞,优美的舞姿引得台下阵阵掌声。书院志愿者与老人孩子进行了互动,把金刚结送到他们手中,并带大家一起学习了《仁爱之歌》手语歌。

   为了更好的管理书院,仁爱启明书院的培训部负责人刘芳宁老师为志愿者们做培训,告诉大家如果更好的展开工作,如何做一个快乐的志愿者。把仁爱之心传承,把未来和希望传承······之后,项目部志愿者与宁波志愿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献策献计,决心把两所书院运营好、管理好,为书院的老人和孩子们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做慈善事业,是自己实践善行,不是救济工作,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一切功德从众生份上而得!”——全体志愿者一起念诵了学诚大和尚的教诲,既是对慈善的认识,也是对自己的策励!

爱在延续,情在传递。仁爱启明书院——一颗冉冉升起的启明星,希望手中的书,心中的爱可以带给你们更美好的未来。愿各地都被这颗星照亮,更温暖,更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