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公益律师,自专职从事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以来,为1000余名农民工提供了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为400余名农民工提供了免费代理服务,帮助农民工讨回工资、经济补偿金、工伤、人身损害等赔偿款1000万余元。他就是河南省律师协会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吴怀选律师。

在从事公益律师工作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以这样一种身份参与到社会主义的法治进程中。在我国,执业律师有近30万人,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律师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过公益服务,但专职从事公益的律师估计不足千分之一,而我,机缘巧合,5年前成为一名公益律师。在这5年中,我始终把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通过关注解决农民工权益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调解中促进和谐

中国人有句古话,“生不入公门,死不入地狱”。没有天大的仇恨,大多数人解决纠纷的理想方式还是调解。调解不仅能够化解矛盾,还能够修补断裂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所以,作为一名公益律师,能够用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的就尽量调解,实在不能调解的,才走诉讼道路。

5年来,我一直把调解作为化解当事人矛盾的首选方式,并成功调解案件184件,其中诉前独自调解103件,在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合下调解2件,诉讼中配合法官调解58件,劳动仲裁中配合仲裁员调解21件。我认为,公益律师应当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由于不牵涉利益关系,公益律师主持的调解更能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对纠纷产生的原因、争议的焦点及是非曲直等作出客观的预测和判断。公益律师参与的调解更能取得当事人信任,可以使当事人双方更加理性地预测案件的结果,其主持下的调解方案往往平衡了当事人双方的利益,更能为当事人双方所接受。许多案件因为有了公益律师的参与,才使得本来非常棘手和复杂的问题得以解决。

对于公益案件,调解比诉讼能够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

作为一名公益律师,我希望每一个案件都能以调解的方式化解,这样不但节省了司法资源,维护了当事人的权益,还不至于把当事人双方的关系搞得太僵。事实证明,每一个调解的案件,都达到了案结事了的效果,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高度认同,有多名案件当事人在事后送来锦旗表达感激之情,还有一名从事报纸发行的当事人向工作站赠送为期一年的报纸。

在准备中赢得胜诉

律师是司法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作为一名公益律师,应当把办理的每一起诉讼案件都当作维护司法公正的具体实践。我刚开始做公益律师时,由于经验不足,所以,不论大小,对每一个案件都会做充分的准备。首先,我会仔细琢磨每一个诉讼案件所要适用的法律,并列出适用的条款,注明适用的法律法规名称。不仅要熟知案件所要适用的法律,而且要对与此案相关的法律加以分析研究,必要时加以对比分析。其次,在法律适用并不明确的时候,既要研究对当事人有利的法律法规,也要研究对当事人不利的法律,并列出对策反驳对方可能发表的观点,提前予以防范,通过法庭的辩论,使审理法官也能够迅速对适用法律进行区别选择,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后,庭后及时向法官提交代理词。代理词可以说是反映律师水平的一张名片,优秀的代理词可以帮助法官正确适用法律,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虽然费时费力,但是却保证了所办案件的质量。5年来,我所办案件败诉率不足3%。

2013年,我办理的李某诉登封市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经过两级法院4次开庭审理,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终全部采纳本人的代理意见,依法改判公司支付李某工伤保险待遇239683.85元,比原审判决的159241.72元多出80442.13元。我办理的李某某诉河南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某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河南某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在劳动仲裁和法院一审都没有将李某某工作年限连续计算的情况下,我的代理意见最终被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采纳,依法改判河南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支付李某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23459.4元,比劳动仲裁和一审判决的6250.5元高出17208元。

在败诉中获得提升

尽管5年来我代理的案件真正意义上败诉的不足3%,但我对败诉的结果仍耿耿于怀,因为我知道,败诉案件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百分率,而对于败诉案件的当事人来说那是百分之百,也许他一辈子就打这么一回官司,然而他败诉了。

对于败诉的案件,除了接受败诉的现实,我更多的是继续研究败诉的原因以及论证案件应该胜诉的合法性。比如毛某与河南某啤酒有限公司的劳动争议案,劳动仲裁在计算经济补偿金中的月工资时把毛某待岗期间的工资以0计算,我对此不认同。尽管案件起诉到法院后,经调解,毛某拿到了相当可观的补偿,我还是就此案件写了一篇《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中的月工资》,来表达我对此案的观点和看法。

律师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律师是站在当事人的立场来考虑案件的,所以律师的观点与当事人的观点相近,在庭审中律师与当事人需要共同战斗,应对另外一方当事人。当然,我们需要法官的居中裁判,也希望赢得最后的胜利。但是,就跟所有的比赛一样,最终的输赢并不一定就代表真正的实力,有时场外因素,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也在左右着最终的结果。

风险越大的案件律师的付出越多,因为律师需要花大心思去寻求法律条文的支持,缜密自己的思维,指出案件有利判决的合法性及合理性,说服法官相信你所说的既是法律规定的,又是符合情理的。在你拼命想赢得案件时,也许你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并不代表你就会得到最好的结果,这就是败诉的无奈。

当然,就败诉案件而写的相关文章并不能代表我的观点就完全正确,但这种深入研究的确能提升业务水平,发现更多理论性与现实性的问题,在案件的实际审判中很有参考价值。同样,这些就实务中出现的问题所作的论述在网络上也得到众多网友的查询和转载,当然,这些网友既包括在实践中遇到类似问题的当事人,也包括遇到类似案件的律师和法官。这些会为他们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让他们思考这类案件究竟该如何处理更妥当,类似的案件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这也许就是败诉案件对于我的意义。

虽然随着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提高,律师职业在维护人权、实现正义方面的重要性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同,但是在许多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对律师职业仍抱有根深蒂固的歧视和偏见。但我知道并确信,这个世界需要善良和奉献。5年来,作为一名公益律师,我用美好的心灵、专业的服务、人格的魅力,改变着律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