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粥 暖一座城 THE PORRIDGE WARM A CITY

2014-02-22 王禹  伍清 仁爱志愿者部

    2013年12月27日,清晨8点30分,我赶到广州火车东站的中泰国际广场,我约了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的心栈奉粥项目负责人王璐在这里会面,广州的冬天,凉飕飕的,路上行人都裹紧外套,快步向前走,我不那么喜欢火车站,它给我的感觉是“匆忙”、“慌乱”和“冰冷”。#p#分页标题#e#

    但是这个火车站有一些不一样,有一堆阳光的橙色,让东站不那么冷。

    “早上好,请喝一杯爱心粥!”

    一出地铁站就听到这句响亮的话,对方是一位年轻的姑娘,穿着橙色的围裙,戴着黑色帽子、口罩,还有一次性手套,30度鞠躬向我奉送了一杯粥,脸上是很亲切的笑容。由于我今早已经吃过早餐,我礼貌性地拒绝了她,她微笑着对我说了一句“祝您一天好心情!”。

    这是仁爱心栈奉送爱心粥的志愿者,我今天要采访的是他们的负责人王璐。王璐是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的副秘书长,目前是心栈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由于极具正能量和慈悲之心,大家尊称她为王璐师姐。#p#分页标题#e#

    我来到中泰广场的奉粥点,王璐师姐正领着志愿者们做手语舞,面带微笑,动作柔和。背景音乐是黑鸭子合唱组的《奉送一份爱》,简单的几句歌词,让人心里很宁静,很舒服。

    我愿意把爱全部给你,把幸福带给你

    我愿意把爱全部给你,把欢乐带给你

    我愿意把爱全部给你,把慈悲带给你……

   是“奉”,不是“施”

    王璐师姐居住在北京,今天特意飞到广州指导天河心栈的工作,下午她还要赶到深圳心栈。结行的时候,有位叫乔麒的志愿者分享说,“当王璐师姐在粥车前一站,整个感觉就不一样了,说不出的感觉,犹如活菩萨一样!”#p#分页标题#e#

    据了解,广州天河心栈成立大概3个月,每天大概奉粥300杯,每天都有很多志愿者发心来参与奉粥,由刚刚开始的:路人不愿意接受这杯陌生人提供的粥,到如今的:被大部分人接受,每天不到半个小时就把300杯粥全部奉出去。在志愿者们看来,这是一个发展得比较迅速又顺利的公益项目。

    然而,王璐师姐并不这么认为,她说,“我们为什么要奉粥呢?是为了传递爱给都市忙人,我们不是为了把粥奉出去,要把粥里面的爱也传递出去。我们不追求速度,当我们很迅速把粥奉出去的时候,别人感受不到爱,我们自己也体会不到爱……”王璐师姐语速平缓。

    后来,跟王璐师姐交谈的时候,她说,都市忙人生活压力很大,常常没有时间做早餐,用早餐,我们希望通过奉粥来关爱他们的身体与心灵,都市人很忙,忙得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变得冷淡了,人心也变得冷漠了。我们希望当这些都市忙人接收到来自一位陌生人的关爱的时候,能够化解他们内心的冰冷,身心和乐。#p#分页标题#e#

    简单的一杯粥就能做到吗?我提出了质疑。

    “可能一天两天我们看不出效果,但我们至少可以给它种一颗爱的种子。”

    “我们要求志愿者们在奉粥时,不谈政治不谈商,不留名片不传教。政治,商业,传教都不是我们我们的目的,我们要做的是纯粹的慈善;为什么我们叫奉粥而不是施粥呢?因为奉是恭敬的,尊重的;为什么我们奉粥要30度鞠躬,因为鞠躬是谦卑的;为什么我们奉粥时,不能穿短裤,拖鞋呢?因为志愿者是我们的形象代表,必须是得体的服装,让别人觉得我们是有序的团队,才会信任我们;为什么奉粥时要面带微笑,并附上“祝您一天好心情” “祝您吉祥如意”等祝福语呢?……这些细节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志愿者的每一个动作,奉粥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传递出正能量。”

    “可能一杯粥本身的价值并不大,但这杯粥里面的爱是无价的。”#p#分页标题#e#

    访谈结束后,我礼貌性的跟王璐师姐来了一个拥抱,这个拥抱是有力量的,而且持续半分钟之久。

    到2013年底,全国共成立了八家心栈,每天奉送爱心粥近1300杯,每年参与志愿者超过15000人次,至今志愿者共计奉出约1200000杯爱心粥。 

    “我们和心栈一起成长”

    2008年的腊八节,仁爱心栈正式成立,那天以后的每一个清晨,仁爱志愿者们都节假午休、风雨无阻地向路人、社区居民免费奉送热腾腾的爱心粥。据了解,时至今日,奉送爱心粥项目已在北京西客站、清华科技园、朝外SOHO商业区、雅安庐山、深圳地铁华强站、广州天河中泰广场分别开设了心栈,每天奉送爱心粥近1300杯,每年参与志愿者超过15000人次,至今志愿者共计奉出约1200000杯爱心粥。#p#分页标题#e#

    采访王璐师姐的前一天,我参与了熬粥。

    16日凌晨4:30,我从被窝里爬起来,披星戴月地赶去广州天河心栈的熬粥场地:中泰广场四楼的怡新素食。6点钟,我走进了怡新素食的厨房,一大堆我叫不出名字的厨具,让我有点不知所措!负责熬粥的志愿者都已经到场,粥已经熬了30分钟,配料都已经准备好了,也就是说:6点钟,很晚了!

    当天的负责人戴瑞说,熬粥志愿者一般5:30到怡新素食,有些志愿者住得很远,他们会到怡新素食的宿舍里面住一晚,跟怡新素食的员工挤在一张1米左右的床上。

    后来,我通过电话采访了北京红莲心栈的志愿者王静,她说,他们那边有一个志愿者,住得离奉粥点很远,有一次,他晚上开车到奉粥点,在车上睡了一晚,就为了第二天奉粥。

    2014年的腊八节,我们通过电话采访了北京红莲心栈和北京朝外心栈的志愿者。#p#分页标题#e#

    在访谈的过程中,很多志愿者都谈到,心栈让他们成长了。

    红莲心栈的王静,6年前开始参与心栈奉粥活动,是最早的一批志愿者之一,其间因为上学课程特别忙,停止了两年,后来又回去了。她说:“以前我并不擅长交际,也不善于表达感情,但参与奉粥之后,我会跟陌生人交流了,也会对家里人、朋友表达爱了。甚至,可以把大家都带动起来,组织一些工作了。”

    周卫军,曾经是北京朝外心栈的负责人,他从事媒体行业,他说,“参与心栈奉粥的那两年,结下的善缘比之前的十几年都多。参与奉粥,无意之中锻炼了自己的结缘能力,一般人处于陌生环境的情况下,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在心栈呆过的人就不会。”

#p#分页标题#e#

    杜岷芯,从2009年开始负责北京朝外心栈的工作,如今是退下来了,不过一如既往的参与奉粥,他说:“参与心栈奉粥后,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友善和谐了。我学会了更全面地照顾家人。感觉自己更接地气了,踏踏实实,一天一天,默默坚持去奉粥,感觉很快乐,特别珍惜现在的生活!很满足的感觉!”

    早期承担红莲心栈的陈慧老师说,这杯粥看似简单,里面智慧可大了,比如熬粥这件小事来说,一粒粒的米,就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很硬很自我,眼睛只盯着自己。大米经历过水洗、搅拌,在水与火当中,互相碰撞,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与交融,米开了,香味也就出来了。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在相互磨合的过程中,人的心也打开了,大家就能凝聚在一起了。

    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当谈到奉粥这几年来,什么事情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时候,志愿者都回顾了很多有意思的人物和感动的故事。#p#分页标题#e#

    周卫军说,志愿者们的坚持对他来说最深刻,他与我们描述了四个特别的人物。

    坚持奉粥的小伙子:“有一个从湖北到北京来打工的小伙子,他本身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上班还蛮辛苦的,有在麦当劳送过外卖,后来也换过几份工作,但是不管他工作怎么变来变去,他都一直坚持奉粥,从2010年开始,他几乎每天都来奉粥,而一般志愿者是一周来一次。”

    活力的大妈:“有一些大妈们,她们奉粥很多年了,奉粥几乎成了她们的生活了,虽然年纪大,但是精力充沛,很有活力,有两位奶奶她们的名字是一样的,叫李雄英(音译),是特别阳光开朗的老太太,常常都来奉粥,都成了我们朝外心栈一道靓丽的风景,简直就是我们的名片。”

    天真的小孩:“有一个小孩,他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家长就带他过来奉粥,现在大概六年级了吧,小孩在奉粥现场,对周围的人特别有影响力,小孩子天真烂漫,他跟路人说一句“阿姨,请你喝一杯爱心粥,祝您一天好心情!”路人看到他这种童真的脸,什么烦恼都没了。他表现特别优秀,他说以后要当我们心栈的负责人呢!”#p#分页标题#e#

    红莲心栈的王静说,让她震撼的除了有“志愿者的坚持”,还有“他们参与心栈后的处事不惊”!

    被偷了电动车之后: “有一次,我们奉粥的电动车丢了(被偷了)!三点钟我们熬粥的时候,看见电动车还在,5点钟我们熬好粥,想把粥抬到车上的时候,电动车就没了!但是,当时心栈的负责人一点儿都没惊慌,马上安排怎么去解决问题,后来,让志愿者们开自己的私家车把粥送到奉粥的地方,真的一整天都没有惊慌过!”

……#p#分页标题#e#

    这些一个个的小故事或是感动,或是震撼,或是平实。但最后,王静和周卫军都不约而同的说了一句,在心栈,这样的故事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