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早早起床,来到清华心栈。当到达心栈的时候,看到了熟悉的金玲老师,她已经把粥熬好了,在唰粥桶。看到这一幕,眼中满含泪水,3点多起床,不顾严寒,来到心栈,260杯爱心粥,从加水、淘米、搅拌到最后盛到保温桶里,如此大的工作量,一位女士,是如何做到的呢?而且金玲老师从2010年7月份第一次来到心栈就参加了熬粥,直到现在4年多的时间,是什么力量促使她一路走来?我想只有伟大而无私的爱,才有如此大的力量吧。


在爱的驱动下,熬出来的粥,自然香清四溢。这不仅让我想起了这样的一幕:昨天结束了为期12天的“福慧全球公益之旅——美国站”的参访学习,刚到达首都机场,一位同行的老师打开手机,拨通家里的电话,对妻子说:“我到北京了,刚下飞机,你给我煮点粥呗。”


“粥”,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美国学习期间,其他的都还比较适应,唯一难适应的就是没有热乎气的早餐,尤其是那一杯加了冰的凉水,每当这个时候,多么希望把眼前的这杯水,换成一杯粥,一杯仁爱心栈的爱心粥。所以,当李岚屏阿姨问我:“刚从美国回来,不需要倒时差么?”我的答案是:“我对爱心粥的需求大于倒时差的需求”。


于是我就在想,为何中国人对粥如此的热爱呢?在百度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的粥文化。不觉大吃一惊,喝了二十多年妈妈煮的粥,奉了三年多的爱心粥,竟然不知道,在中国,“粥”是一种文化。亲爱的小伙伴们,你知道中国的“粥”文化吗,来,一起脑补一下吧。(文字有点长,为了脑补的更全面,要有点耐心奥。)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如果说在古代,粥的意义和价值主要针对人们的健康,那么进入现代社会,美食的范畴已大大拓展,餐饮的概念已日新月异,人们对粥为什么还那样依恋、那般痴迷?请看一位作家对喝粥的描述:“我惊奇地注意到碗里的粥,米粒烂开了,成为絮状,粥与水几乎不分。我先尝了一口,奇异更甚。淡淡的清甜,初始感觉不到粥粒的存在,未等下咽,粥突然自己滑了进去,然后就一下子没了。于是连吃了几口,果然不一般。我把粥里的配料翻出来看看,光从表面看是看不出什么奇怪之处的,当我喝下去的时候,便觉得直透七窍,再细嚼几口,满嘴暗香萦绕......”如果说文人喜欢夸张,对于粥的描述免不了多一些泛美之词,那么你再读一读这首《南粤粥疗歌》,就知道平民对粥的朴实诠释了——“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圃肉。消署解热毒,常食绿豆粥。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


随着信息的流通,市场的开放,中国的粥文化已被世界广泛接纳和认知。尤其是韩国和日本。今天,即使是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巨头,也不得不放下架子,在美式的铺子里卖起了中国的粥。尽管如此,粥仍是中国人的最爱,粥只有立足中国才拥有更深厚的土壤和更广阔的空间。吃多了大鱼大肉,那朴实的稀粥,常常会勾起人们的情思。粥适合于各种年龄、体质的人。一碗热粥,两碟小菜,平常到了极点,却令很多人有着解不开的情结。明代诗人张方贤在他的《煮粥诗》中说到:“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这真是粥的写照。想一想,在生病时、疲惫时,粥是抚慰人心的一种爱物。它那淡而悠长的味道,常是游子在异乡温馨的牵挂。中国人爱喝粥,可能就是喜欢喝粥时的那一份宁静、那一份温情吧。


如上是关于“粥”文化的阐述,看完之后,相信大家对中国人对粥如此热爱的原因应该清楚了吧。那么,“粥”,又与公益有什么关系嘞?


这次参访团负责给我们做辅导的老师(一位资深的公益人士)告诉我们,无论是中国的慈善还是美国的慈善,都要跟它的历史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看,美国的公益事业之所以发展得如此壮大、全面,是与美国的历史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的,在美国建国初期就开始了,而且美国的税收政策,更加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而中国的公益事业,在民国之前,是家族文化,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本身就是慈善,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后,都不忘回馈故里,造桥铺路,帮助乡亲。而且,古时的寺院也承担了很多救济、慈善方面的工作。后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先以家族为纽带的人际关系逐渐破裂,新的人际纽带尚未形成。所以,当务之急是深入社区,从小事做起,以此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重新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仁爱心栈作为心灵的驿站,每个人都把心栈当成家,志愿者之间互称家人,在这里大家也体会到了家庭般的温暖,这种“粥”文化背后链接的是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家文化,这种方式是建立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爱的新型纽带关系的最好方式之一。所以,我们来到美国学习,不能厚此薄彼,觉得国内的公益不行,更不能把他们的经验生搬硬套,而是应该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结合本土实际情况,从自己做起,从小事着手,坚持下去,终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