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岁的张子涵是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初二年级的学生,她学习成绩优秀。三年前,来到朝外心栈时,还显得很稚嫩。而现在,通过参加仁爱的奉粥和环保活动,让她不断成长,更加具有爱心,并且能把做公益用在学习中和社会实践中。
向这个祖国的未来致敬,她,将是我们仁爱的未来。
我的仁爱 |朝外心栈 张子涵
结缘仁爱
2013年的一个冬日,学校宣传栏里摆放了 “奉送爱心粥”的图片,学校社团组织练习《生命的力量》手语操,我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我也想参加仁爱公益活动。通过同学谷林晓的带领,我加入了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朝外心栈的志愿者团队。
第一次去东大桥奉送爱心粥是12月21日,星期六的清晨,天气非常寒冷,我却见到很多的志愿者,大家互相热情地问候,热火朝天的场面让我也忘记了寒冷,跟着队伍念着仁爱激励语,开始奉粥。
第一次奉粥,面对陌生人我觉得张不开嘴,很胆怯!第一次奉粥被拒绝,我无法理解,心里很难受!那天有17人连续拒绝接粥,最后终于有人接过了爱心粥,还真诚地说了声:谢谢!我心情激动得无法形容,感觉心里立刻暖暖的,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无比温暖起来!
奉粥结束,志愿者们聚在一起分享感受,互相关爱,彼此鼓励。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报出奉粥的杯数,表达奉粥感受,原来大家都有很多被拒绝的经历。那天正好是于奶奶过生日,胡阿姨为于奶奶准备了亲手制作的生日蛋糕,大家都为于奶奶送上了生日祝福,我感觉像是一家人在一起,特别温暖。
第一次参加“我的环保”是2014年5月30日,正逢世界禁烟日和六一儿童节。妈妈带着我去的,刚开始看到垃圾感觉很脏,小伙伴们一边捡垃圾,一边互相鼓励。大家吃苦耐劳的精神感染了我!街道、公园、车站的白色垃圾,烟头多,黏在地上的要用工具去抠,很累!
但当我们把一个个花坛草坪,当成自己家的花园,捡得干干净净;当我们用烟头摆成了一个禁烟日的标志时;收获更多的是快乐! 环保活动结束,家人们一起做游戏,一起照大合影,感觉像是找到了心灵的家,有了家的归属感。

从此奉送爱心粥就陪伴着我,我学习着以感恩的心双手捧杯,面带微笑,30度鞠躬奉上一杯爱心粥给他人,并送出一句祝福语:“请喝一杯爱心粥!仁爱祝您一天好心情! ”。
仁爱成长
每当我奉出的这杯爱心粥被路人接受时,我都感到特别幸福!每当我奉粥被路人拒绝时,我也不会再难过,微笑着送上祝福语,保持一颗平常心。奉粥的日子长了,我也慢慢了解到这杯爱心粥背后的许多故事,感受到许许多多志愿者默默奉献的暖暖心意。
时光如梭,我从一个有点害羞的小学生,变成了一名中学生。我和朝外心栈的家人们一样,非常“依恋”心栈。参加朝外心栈公益活动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和小伙伴们奉粥、环保带手语操、结行分享,也尝试着写文章、参与策划活动…… 我越来越自信、乐观、有责任心,也渐渐地觉得这些事情不仅仅是家人们的事儿,也是我的事儿。我在心栈成长,在心栈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心栈给予了我阳光和正能量!
2015年寒假前夕,我应邀为朝外心栈拍摄了《爱环保的小女孩》纪录片。我和朝外心栈李晨大哥哥和杨丽丽大姐姐一起为我们班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人享有慈善,仁爱触手可及》、《小伙伴们的志愿约会》宣讲会。我们把仁爱慈善带到更多人的身边,希望能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改变自己,影响更多人,让更多人受益其中。
我们的仁爱慈善公益活动就像一粒粒种子,一点一点儿地在我们的心中发芽成长,带给我们更多心灵成长的力量。这次宣讲会后,班上的老师同学们和家长们陆陆续续加入了仁爱大家庭,参与“奉送爱心粥”和“我的环保”公益活动。
2016 年暑假期间,我参加了“外研社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最后一场全国冠军争夺赛中,我介绍了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朝外心栈“我的环保”公益活动,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热烈的掌声,获得了初中组总冠军。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因为我的力量,更多的是朝外心栈仁爱的力量。
比赛结束后,很多小选手希望仁爱心栈也能来到他们的家乡。回想我历经初赛、复赛、北京地区总决赛,起起伏伏,曾经畏难,曾经想要放弃,想到心栈家人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想到我要努力把“我的环保”理念带给更多的人,我努力一路向前,争取做到最好的自己。这是朝外心栈带给我的心灵力量。
自2013年在学校宣传栏里看见了几张朝外心栈公益活动的照片,被吸引加入朝外心栈,成为一名小志愿者。朝外心栈的大平台上锻炼了我,让我成长,从奉粥到环保,从参与活动到参与组织活动,从带领学校老师同学们共同参与公益活动,到向全国的小朋友们演讲朝外心栈“我的环保”……我在朝外心栈不断成长。
图编:思如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