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感叹命运的不公平时,有谁能给一个十五岁男孩解释清楚什么才叫公平呢?


受助学生小东,从出生那一天起他的故事就带着忧伤。他不知道自己亲生父母遇到了什么事,就这样轻易的把自己丢弃,自此成为陌路人。刚出生没多久的小东,被自己的养父母从路边捡回来,他依稀能够记起小时候与养父母那些快乐时光。这个男孩曾经给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带来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幼年时期父母、爷爷、奶奶对他都是满满的爱,然而快乐的时光对于小东来说,总是那么短暂。命运总是给这个孩子意外,小东两岁时养母因病去世,4岁时疼爱他的奶奶也走了,面对家庭接连遭受打击,入不敷出的生活让小东的父亲感到沉重的生存压力。在小东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的养父选择了离家出走,很多年小东都没有再见到他。


小东三个姑姑家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都有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抚养,已无力再抚养一个。年迈的爷爷不愿意让小东受到委屈,也舍不得与孙子几年的感情,便独自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懂事的小东,在学习上从来不让爷爷操心,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强,其他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耍赖的时候,小东已学会收拾房子、洗衣服、做饭,承担起照顾自己和爷爷的责任。


小东在村中上小学的时候,爷爷每月低保勉强维持两个人温饱。升入初中的小东需要离开村子到县城读书,生活费用从租房、每天的柴米油盐、到冬天的取暖等等,对于爷孙俩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七十多岁的爷爷,耳聋,身体算不上硬朗。很多的时候,小东对爷爷的照顾更多一些。


为了节省开销,小东和爷爷选择租了一间离学校较远、居住环境比较差、十几平米、没有卫生间和厨房的小平房,虽说条件不好,但一年一千多块钱的房租,是爷孙俩考虑的主要因素。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打磨掉小东对生活的努力,爷爷并不宽厚的肩膀给他支撑起一个有爱的家。


每天小东需要步行四十分钟到学校,放学时小东会到市场捡点剩菜或者买点便宜的菜回来。学校的午餐虽说每月只有一百多,为了节约开支小东都是自己带饭,借学校午餐改善伙食的机会对这个孩子来说都是奢侈的。


生活的艰难从来没有让小东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他明白学习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三年来他的学习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尤其是语文成绩特别突出,他喜欢老师对文字的阐释,上语文课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


小东2016年在县里上初一时被班主任向张北县教育局申报为仁爱慈善基金会助学的学生。从此他与仁爱助学结下了缘。

张艳霞老师自2017年开始走访小东家,时至2019年已经第四次了。她谈到2017年第一次走访的情景,临近深秋的张北,天气比北京要冷很多。走进小东家租住的房子,离县城市区和学校还是有一段距离,破旧的小院堆满了房东不用的东西,窄窄的小道通向出租屋,房间不大也就十几平米,做饭、睡觉都在一间房子里。东北特有的大窗户反而让房间更冷,虽然还生着火,但穿着厚外套坐一会仍旧感觉一股凉气从地上往人身上窜。

张老师记得初见小东时,他的性格比较腼腆,站在房中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爷爷身体不太好,耳朵有点背,老人一直念叨对仁爱的感谢和表扬小东的懂事听话。彼此之间交流的并不多,更多信息的获取是来自以往老师走访时的记录。

张老师环顾着这个为小东遮风避雨的家,一张床占据着屋里大半个地方,房门口有个小炉子,生火做饭全靠它,长长的烟筒道是整个房间取暖器,一张小圆桌即是备餐、饭桌也是孩子写作业学习的地方,床上的一角堆放着爷孙俩四季的衣服。中间只有三四平米大小的空地,四位走访老师的到来显得房间更加的狭小。

2019年春季已经是张老师第四次走访小东。每次来到孩子的家里,她都无法平复内心的心酸,张北有她无法割舍的情感,有她惦记着的小东。张老师说她也是孩子的母亲,与自己的孩子相比小东的人生经历太过坎坷。每次来到张北,看到孩子的变化,内心都特别的欢喜。今年就是小东初升高的关键一年,孩子说他想考县重点高中,自己还会再努力一些,听到孩子这样说,心里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张老师的内心对仁爱助学充满感激之情,感谢每年的资助,能够让孩子对未来那么努力。

随后的几次助学,老师们和爷孙俩的聊天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孩子也愿意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告诉走访的老师们。张老师职业是教师,她的职业习惯让他能够敏锐的发现小东的变化,并且告诉孩子在学习、个人成长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每次都能明显的感觉到孩子的变化,张老师说:“我不知道我自己的话是否起到作用,但我相信小东已经听进去了,因为每次的走访看到他的变化,就已经告诉我,我没有虚晃此行。”仁爱助学中有太多像张艳霞老师一样的志愿者,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点一滴,用自己的爱心带给孩子们生活亮点。

春日的夕阳,虽还带着点冷气,万物复苏的景象却给人们带更多的希望。从小东家里出来,天气还是比较冷的,张老师觉得这次给孩子带的衣服还是有点单薄,等秋季走访的时候小东个子可能又能高出一大截,到时给爷爷和孩子得再带点厚衣服,因为出租屋里着实不暖和。

在仁爱助学的过程中,每一次的走访都让孩子们与助学的老师们成为彼此间有爱的牵挂。

 

春蕾 | 撰稿

  Vanessa Yang | 编辑

许爱云 | 校对

月一瓢 | 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