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一所小学一直在实践传统孝亲教育,不单以分数衡量学习水平的高低,更强调对孩子的爱的教育。


校长赵老师是个很有智慧并且很有力量的人,她真的把这个事情做到了,让很多家长和孩子有了一个全新的心灵成长历程。


有一位班主任老师姓郝,过去使劲抓学生的考分,努力发表论文。后来,她发现,自己这么拼命,其实是把孩子当工具来成就自己的虚荣。有了这样的反省和认识,郝老师就开始尝试从内心改变,从单纯追求考试成绩,转变到寻找爱和善良。


他们班有一位孩子平时独来独往,很孤僻,郝老师觉得这样下去孩子成年后性格可能会有问题,就跟家长谈了谈。家长的答复,令老师很吃惊。家长说:“我的孩子这么优秀,怎么会跟周围这些差劲的孩子合群呢?而且还是外地的孩子。


班主任郝老师开始也挺不高兴,觉得家长这样想问题实在是太偏激。但事后,经过换位思考,理智抉择后,觉得不能用简单的思维来衡量这件事情。


影响和改变孩子,还是要从改变家长开始;改变家长,要从改变自己开始。于是郝老师就先从自己心里放下和家长的对立,开始寻找方法。


老师成立了家委会,请家长一起来学校和孩子共同学习、交流,并组织了很多的活动,让大家彼此相互接纳、理解,用各种方式激发出内心的爱。家长们也渐渐放下了自己内心的偏见,孩子们的内心也有了很大的成长,而且,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变得很默契,和家长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


2016年的春天,他们把很多这样的故事带到河北保定,分享给近千位老师。告诉大家,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另外一个不唯分数论的成长教育空间,是一个更强调爱和幸福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