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慈善,人人享有慈善,仁爱触手可及    
编前话:
在我们的信息和物质划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奉粥”在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观层面上具有实验、探索和改变的意义。
                    
第一次听到“奉粥”是在2017年的时候,但当时完全没有听懂这词,后来通过视频了解了“奉粥”,本能的体会是感动,但又觉得有点“尴尬”。猜想这也是大众普遍的反应,或者来句更刻薄的“吃饱了没事干,脑子有问题吧”。
 
亲身体验“奉粥”大概是2017年3月份,第一次受邀时,有点勉强,下意识的以有事为由推脱了,第二次,心理上有了准备、稍放松了点,自然也就接受了。熬粥是五点多开始,从家里出门时大概4点多,天还是黑的。这是自己第一次深度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在以前的生活中,是没有过的经验。慈善公益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基本是象征性的捐个款、捐(处理)点衣服。即便是这样“象征性”的捐献,如果从“钱”、物质的角度来算,也要比为路人奉上一杯粥,付出的更多,何况,参加“奉粥”自己不需要“付钱”。想起了一句语,“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事。”
 
“奉粥”也确实不是什么“事”,早上一杯粥,基本也只是垫下肚子,给赶路、没来得及吃早餐的路人救个急,并不能解决人们生活中更紧迫的物质困难。但无论如何,也是以微薄之力,给人提供了帮助。这也是慈善公益事业的第一个层次——给困难中的人予以帮助。

根据自己的体验,奉粥对奉和喝的双方,更多的都是一种心理上的影响。仔细想想,为什么第一次看到奉粥时,会觉得尴尬?为什么有人会冷嘲热讽?为什么人们不接粥?这就涉及到了慈善公益事业的第二个层面,从文化、思想观念、社会组织模式、经济结构等层面,系统的、渐进的,推动社会发展。
 
简单回顾一下,仁爱慈善基金会是2006年成立,仁爱奉粥项目是2008年开始。这些年,各类社会公益项目发展迅速,并且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公益模式,尤其在发达、开放的大城市中,公益活动已经成为孩子、年轻学生生活中的日常部分,不论各种项目的目标及其纯粹性如何,这都是一种新观念的萌生。作为80后,在几十年的成长中,对于公益是非常的陌生。这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物质条件的丰裕,但物质丰裕,也不一定就会有公益,就好比,有钱人不一定就会去做布施。因此,越来越多公益慈善项目的出现,有着更深层的社会原因和意义。
 
粗略回顾下,进入21世纪以来,哪个行业的发展最迅猛?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最大?毋庸置疑,互联网。那互联网的发展与“奉粥”之间有什么深层的内在联系呢?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改变人与人的关系、建立人与人之间新的连接。互联网最开始时,只是让人们的联系更快速,之后,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模式连接起互不关联的陌生人,“社交”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属性,无数的社交软件应运而生。而起初极其简单的社交沟通新模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销售、组织模式、理念、结构。这种影响、改变仍在继续,并朝着超越我们日常想象的方向发展着。
 
丝绸之路、航海革命,一直到今天的互联网,人类一直在探寻相互之间新的连接及模式。19世纪始发的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变革,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模式,从中央集权的大帝国王朝,转变为民主的公民社会。曾经人们以类似宗族这样的大结构为单位的连接模式,转变为基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新的连接模式。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则是今天这个时代,对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连接组织方式新的探索。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奉粥”在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观层面上具有实验、探索和改变的意义。

在笔者(80后)成长的过程中,对陌生人是防备的、甚至是具有敌意的,陌生人于我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对比一下今天,如何建立陌生人之间的连接和信任,成为新的商业、经济发展的动力。
 
在仁爱慈善的官网上,对“奉粥”意义的定义是爱心的传递,如果更客观的来理解,爱心的传递具体是什么意义呢?
 
如果大家能以开放、无恐惧、善意、具有想象力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去实现人与人之间新的连接,在这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组织模式,是不是会有新的面貌呢?
 
摄影:余洋 郭双玉
文:吴澄
编辑:杨京华
校对:千里芳草
美编: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