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新春佳节前夕,仁爱四和通州分中心几位骨干老师正在讨论着一个计划。四和通州分中心几年来致力于儿童活动、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如何继续深化,仁爱小记者提到了议程。搭架构、选苗子、建团队、定方案,一切都似水到渠成。
12日开始选拔,要求孩子们针对“过年啦”描述全家过年的情景,可以采访亲人,也可以记录自己的感受,要求形式活泼、不拘一格。21日共有10个孩子上交了作品,图文并茂,令人赞叹,老师们逐一点评,增强了对团队信心。

为了使小记者团队规范化,进行专业管理,从统一装备开始,马甲、帽子、采访证一个都不能少。3月27日举行了隆重的小记者培训授牌活动,果树老师带动游戏开场,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杜欢老师进行小记者培训,点点滴滴都是谆谆教诲;谈到未来的发展,林曼老师代表四和团队对孩子们提出殷重期许。

自自此,许多仁爱慈善活动中,

都有“红马甲”——仁爱小记者活跃的身影。

全力承担,传递快乐,惊喜无限。

4月14日,通州仁爱四和小记者团一行22人来龙泉寺参访。看到庄严的三慧堂,走过古老的金龙桥,来到龙泉图书馆,最兴奋的是看到可爱的小贤二,孩子们兴奋得手舞足蹈。作为四和小记者的孩子们在承担的同时,也种下了善的种子,得到心灵的成长。这其中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指导老师果树老师和杜欢老师辛勤付出。

4月29日第一期仁爱慈善“爱环保 心成长”跳蚤市场活动启动,这是仁爱小记者第一次走上更大的舞台,成为此次活动最靓丽的风景。凯凯和语凡二位小记者密切配合,采访、录音、拍摄配合默契,心态轻松。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许多因素的影响,不要太执着、纠结,家长自己做一个好榜样,是最重要的。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修行”

——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提升心灵的光明。

感受我仁爱,我快乐!

小 记 者 作 品

主 题 一: 过 年 啦

作 品 选 登

家乡的春节——廖振凯

随着春节的来临,家乡的气氛也更热闹起来,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团聚的幸福,同时也珍惜着团聚的每一秒,毕竟一年内很难再相聚了嘛!

为了纪念这难得的一天,人们自然是有很多事要做。首先,我们能生活在世上,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父母、祖先的付出。为了表示对他们(主要是祖先,如果父母已逝,才加上父母)的感恩,家乡便衍生出了一个传统——祭祖。祭祖时,要准备好三杯酒、三道菜、三炷香以及纸钱和鞭炮。在祠堂,及自家门口烧纸,放鞭炮,以表示对祖先的感恩和尊敬。

用好酒好菜敬完祖先,接下来,就该自己享用了!家乡过年的时候,人们会做许多特色菜。比如酿豆腐,将豆腐切成婴儿拳头大小,中间掏空,放入肉馅,然后加入调料放锅里油炸。很快,香喷喷的酿豆腐就会出锅了!这道菜非常美味,制作花费还低,曾是过年时的主导菜,是老一辈童年的回忆。还有一道,黄板,这道菜类似于年糕,但,是咸的。用它蘸着酱油吃,也是一大美味呢!

吃完年夜饭,接下来要干什么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没错!就是看!春!晚!不过这只能算是中国的传统,不是家乡的。在家乡,我们会一边看春晚,一边吃一种传统小吃,江米条。这种江米条,有甜有咸,口感酥脆实乃消遣之首选!

春节很快就过去,朴实的家乡人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一切好像都没发生过。但是,团聚的快乐,食物的美味,早已铭记在人们心中,让人们在一年里更奋发图强,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