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故事距今已经过去六年了,
今天,
拂去表面的灰尘,
它依然那样鲜亮,
并且,充满了力量。
这是仁爱慈善孝德奖开设时,
第一批获奖的孩子们。
如今,
我们又一次慢慢打开他们的心灵世界,
去感知他们每一次与众不同的心跳,
就像,陶醉在爱里,
想要抚摸着爱,就这样睡去……
读着这些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心语,
我们才明白,
仁爱,就是这样一个“为爱而生”的大家庭。
今天,我们重温过去,
就想让,在记忆的沟壑里,
把这粒爱的种子深埋下去。



 

“我要用爱去努力,去改变,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即使我只是茫茫人海的一粒微尘,我依旧,努力着……”
很难想象这段话是出自于眼前这个14岁的女孩。一个文静却又深邃,一个举手投足间透露出古典精灵的女孩。这个女孩便是2011年仁爱孝德之星汪阳倩。
和其他家境贫寒的仁爱孝德之星不同,汪阳倩生活在一个还算富足的家庭。父亲是工厂里的会计,母亲也在一家工厂里上班,还有个弟弟,一家四口温馨和乐。王阳倩就读于江塘初中,在孝德奖的评选材料里,笔者看到全校共有1036名师生,参加投票的有1012人,汪阳倩获得了708票的高票。是什么原因让汪阳倩脱颖而出呢?
初见汪阳倩,她穿着一身粉色的衣服,扎一个粉色的发夹,梳一个马尾辫,静静的,站在笔者面前。笔者和她讲话,她声音又低又缓,娓娓地道出她的故事。
在初中二年级上学期,她和同学去学校对面的阿婆家做客,发现阿婆家很贫寒,儿女不太孝顺,阿婆的生活很不方便,同学们便捐款给阿婆家添置了一部电话。这件事情启发了汪阳倩,她想成立一个小组长期来帮助阿婆。有了这个构想后,她立即写了一篇文章号召同学们来参加这个小组。很快,这个倡议便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响应,阳倩为这个小组起了个名字叫“绿十字部”,她说,“红十字”是救死扶伤的标志,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后来同学们说,金色比较好,金色象征着她们这个年纪特有的阳光向上,阳倩便和同学们把小组改成了“金十字部”。
“金十字部”成立后,阳倩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她每天都会到阿婆家,陪阿婆聊聊天,听阿婆说说话,阿婆说“她对我比亲孙女还亲,经常跟我聊天,当我生病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还为我购买了营养品。”“金十字部”渐渐成为了同学们实践善行的一个平台,老婆婆家也成为了她们的善行基地。阳倩说:“金十字部”是一个自发的爱心组织,以弘扬孝敬老人的善行为己任。
笔者深深地被眼前这个14岁的女孩所震惊,她脱颖而出是必然的。试想大多数人14岁时做的是什么,想的又是什么呢?而大多数40岁的人或许也未必有这个14岁的小姑娘想得高远,做得真切。阳倩说,她们年纪还很小,力量也很有限,所以她们只能从关爱身边的老人做起。

 


仁爱的笔者被这个小姑娘吸引,试图去探究她的内心,试图去寻找她思想的轨迹。
“当我用一些课余时间去看望老人的时候,亲人们劝我不要这么傻,学习是最重要的;当我想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时,亲人们叫我不要这么麻烦——随手一扔就是了;当我等在乱糟糟的队伍后面时,朋友劝我到前面去,后来家里人也这么说……从小到大,我听到的最多的教诲应该是‘不要让自己吃亏’,可我,宁愿让自己吃亏。吃亏了,心安理得;占小便宜,心中好似堵了一团棉花,闷闷的,难受。”这是今年暑假阳倩写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文章题目叫《用爱去努力》。
“为什么会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呢?”
“因为很多话跟父母说,他们并不能理解。一直憋在心里面,后来遇到一个网友,她才上小学,我们很谈得来,常常谈一些心里话,一次谈话完就写了这篇文章。”
阳倩把文章放在自己的QQ空间里,爸爸给他留言说,“有这么深度的见解,让人惊叹,毕竟你才十三岁,爸爸希望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学习尽力而为之,顺其自然,学习之余,有时间多研究一下咱家田里的稻子是如何长出来的!这样,你许多事就会轻而易解,不会有那么多迷惑!”
阳倩的思想不但父母不能理解,连老师也并不能完全懂得。他的班主任汪老师说,阳倩的思维非常活跃,提出的问题常常能把老师难倒。尽管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小的年纪会有这么独特的思想,但父母和老师都打心底赞叹佩服这个孩子,也愿意全力支持她实现这些想法。所以,阳倩常常会呈现一种若有所思的状态,她不太笑但笑起来就很温暖,因为她心里充满了火一样的爱。她开了一个博客,博客的名字就叫“永不放弃的爱”。
阳倩时常会思考,人到底为什么而活?她在《用爱去努力》一文中发出了数次的提问。
“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呀?房子,金钱,这些,很重要吗?没有爸爸妈妈的地方,即便挥金如土,即便绫罗绸缎,又有什么意思?我看到爸爸的腰佝偻了,看到妈妈的手上硬硬的皱纹,父母的青春在疯狂地流逝,白发一根根生长……”
“我,到底该为自己而活,还是为父母而活?我到底该追寻自己的理想,还是按照父母的指引走上一条我不想走的路?”
“人活在世上,一定要自私才能立足吗?一定要竭尽所能为自己谋取利益才是成功吗?我不想这样。”
阳倩想要的生活,她做了这样的描述:“梦想着,梦想着长大以后,能和父母、和亲人们找到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过陶渊明式的生活。远离世俗,隐身世外。闲时看天边云霞,海边潮汐,片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多美。落叶归根,飞鸟回巢。我,是属于自然的,我也梦想着,回到自然的怀抱。我喜欢那样的生活。”
阳倩说爸爸妈妈并不喜欢那样的生活。阳倩在文中袒露了她所找到的生活的意义,那便是传递爱。

 

 

“不可否认,这个社会是复杂的,有很多不光明之处,至少我这么认为。如果不是这样,世界上根本就不会有战争,不会有防备与芥蒂,不会有层出不穷的骗术。很想爱这个世界,很想相信这个世界,即便受伤,我也不悔。”
“想让我的爱,改变着周围。”
“我想用爱去努力,去改变,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即便我只是茫茫人海的一粒微尘,我依旧,想努力。”
“我希望,我的爱能传递到别人的心中。也希望,这世界,能充满爱。”
阳倩是为爱而生,为传递爱而活的姑娘。她在文中劝导人们能与她一起传递爱。
她说:“如果你正在开空调,请你将空调降到你能承受的最节能的状态,而如果你能忍受,最好关掉空调,给地球母亲一点力所能及的关怀;如果你能不用那么多塑料袋,请缩回伸向收银台拿塑料袋的手;如果你能竭尽所能给别人一个微笑,请不要吝啬;如果你能不用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来发泄心中怒气,请收回踢向它的脚;如果你希望所谓的‘宠物’更快乐,如果你真心爱它,请将它放回青山绿水之中,生,死,属于自然;如果你不介意再多等一会,请不要随意插到队伍,挤到别人的面前,因为别人也许更急;如果,你很高兴拥有爱,请你将爱传递到生活中,世界正因为有爱,才更美好。”
这便是这个年仅14岁的女孩所发出的呼声。相信这个呼声,能震撼很多成年人的内心。阳倩的内心是那样的柔软,柔软的心才能发出这样铿锵的声音。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培育着爱,唤醒更多人的爱,就像她在自己的空间里打出“佝偻”两个字时,会在后面写上拼音,她说怕低年级的小同学不认识、会念错,念错了,以后就不容易改了。
“你将来想做什么呢?”笔者问。
阳倩轻声但很坚定地说:“我想做志愿者,帮助更多的人。我想做个善良的人,其实,我更想做个纯洁的人。到现在,我始终相信着琉璃,相信琉璃是最纯洁不含杂质的,‘愿我来世,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已记不清这是哪位名士所说的话了,但是,一直很喜欢。我只想说:‘愿我来世,心如琉璃。’我想拥有一颗如琉璃般的心。”
什么是真正的孝德?在汪阳倩的身上或许能真正对此有所体会。心怀爱,用爱去努力,用爱去传递,用爱去改变,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让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还有比这更伟大的孝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