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我泪点低,明明是理智的感动!

——《爱让我们更有力量》798心栈读书分享会总结

 

    故事就这样任性的开始了!

    那是一个属于粽子的节日。某人虽然是贤字辈的,但惰性远远多过于悟性,当然还有很多方面都很差,突然在粽子节前期有一位很nicelady,敲开某人的微信,隔着屏幕都能够洞悉出来的一种关怀(后来才知道这种温馨的关怀叫拉拔)。她叫李旭鸽,问道:要端午节了,要不要参加心栈的活动呀?在被某人之前拒绝了N次这种关怀之后,终于那天奇迹般地没有找出理由拒绝。就说:好吧!我去看看。

    粽子节,某人认识了活泼的又又(刘乙又),毫无违和感跟大家做了手语操(一种即使没有任何舞蹈功底,随便比划都能够感动自己的一种“舞蹈”)、前行(奉粥之前的准备工作)。还见到了贾玉诚老师(心栈开栈以来,熬出的第一桶粥的英雄)。他之前教过某人腌咸菜,这次又是他教我怎么打粥。还是原来的贾老师,只不过没有山上那种“灵气”的笼罩,更多了一种世间法中的亲和。

      那一天,某人结识了陈天文老师,谭黎妍老师,亓雪缘老师,汪化老师以及经常关怀我而始终未曾相见的李旭鸽老师。从这一天开始,某人觉得自己生活的状态改变了。举个最简单的“栗子”,以前上山就是独行侠,一个人上山,一个人下山,可能最熟悉的就是山上的大黑和小黑了吧。后来就变成在山上每走一段路必然能遇到一张熟悉的面孔。

 


    是不是这个故事有点长啊,好吧,谁让某人作为小编有特权呢。(此处应该有某人魔性的笑声,听不到的可以脑补)


 

    某月某日,谭老师敲开某人的微信,说到:要不要主持一场读书会呀。嗯,某人答应了。尽管有时候工作的繁琐会让某人时不时地想放弃,但在组织者刘彤老师的鼓励之下,磨磨蹭蹭地去做了。可以这么讲,活动基本上是刘彤老师张罗的。而那个自诩想当主持人的某人,只是念了念主持稿,还被稿子上的内容感动得一塌糊涂。要不是个男儿身,估计情到浓时也会失声痛哭吧。等等,还没有到哭的环节


 

   

      1030号,是望京798区域所组织的第三次读书分享会。下午两点,等某人晃晃悠悠来到东湖渠六佰本茶一味的时候,一推开门就看到场地提供者邵文波老师,很亲切地打过招呼后,发现已经有很多老师在候着了,刘彤老师也早已把场地布置好,还有好多老师在协助打理。


 



    下午两点半,茶一味陆陆续续来了20多位来自四面八方的家人来参与分享会,有的来自心栈,以及心栈的家人、朋友、同学等;有的则是看到朋友圈中分享的活动信息跑来参与的。尽管没有邀请到本书的作者,也没有邀请到心栈的发起人,但我们有熬出第一桶粥的贾老师坐镇,还有参加过多年奉粥的老志愿者们参加,场面也是极其的温馨感人的。

      活动开始,某人终于体会了一把做主持人的意乐。虽然刚开始有些许紧张,但随着活动的进行,这种感觉也越来越稀薄。


 


    根据全国读书活动的要求,会穿插着放三个视频,《爱让我们更有力量》讲述仁爱心栈志愿者的故事;《喀喇沁衣加衣之行》讲述志愿者帮扶贫困地区捐助衣物的故事;短篇视频《让爱传递》讲述志愿者在助学活动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作为一个曾经奉粥却始终难以坚持的某人而言,视频中的内容一帧一帧闪过,发现798心栈短短成立四个月期间,所有感动过的、所有内心挣扎过的画面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上到70-80岁老人不管天冷天热、刮风下雨地天天坚持着奉粥,下到3-4岁小朋友在父母的鼓励下微笑地面对路人奉这一杯粥。但始终记着激励语中讲到的,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朝阳群众每天早上7点到8点,默默地做着一件温暖周围冷漠人群的大事,面对诸多不理解,却始终坚持着。正由于这座路边的小庙,改变了一些路人,但受益更多的是志愿者本身。

     苏楠,798心栈奉粥的志愿者之一,她写的一篇奉粥心得被收录到《爱让我们更有力量》一书中,用自身经历分享为什么奉粥不需要我,但我需要奉粥的缘起。



    刘乙又,798心栈周日奉粥负责人。当看到视频中一位志愿者骑着粥车,后面有两排志愿者护持的时候,禁不住掉下眼泪,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因为大家是一家人,在做一件事。



    贾玉诚,心栈最初志愿者之一。2005年开始上山承担到今天,贾老师做志愿者已达11年,伴随仁爱心栈走过10年,从刚开始经历的坎坷,到现在全国42家心栈(书中只记录到34家)成立;从第一家心栈以老年人为主的奉粥人群,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实践善行的团队中,他很高兴看到这样子的一个场景。参加仁爱慈善基金会的活动,让他的心胸更开阔,不但年轻人受教育,让作为老年人的自己也受教育,觉得特别有力量。其实到这里,要划重点了。某人很惭愧,说好的坚持呢?老人家都能够这么久地坚持,作为年轻人的自己,还在各种无明中挣扎。


 


    喀喇沁,内蒙古硕大版图中一个贫困的地方,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某人虽然出身不富裕,但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还真没有体会过。视频中,很多老人住的地方破陋不堪,完全没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感觉。如果住这样的陋室还能把酒言欢,只能说明他们心大。视频中的人们,那种被贫困带来的麻木,让很多人在暗黑的放映视频中低声抽泣,因为我们过得太舒服了,这种感觉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

      卢雪玲,798心栈志愿者之一,也曾多次参加仁爱衣加衣的活动。当老人家讲到跟随志愿者去偏远郊区去践行时发现他们当地人所住的居所,就连她43年前插队都没有见过这么破的房子。讲到此处,老人家抽泣到无法再继续分享下去,写到此处,某人也不知道该怎么收尾了……



    助学是仁爱慈善基金会最早发起的项目,看到支援者来到安徽太湖一中,帮扶贫困的孩子们,也让在坐的各位观影者随之动容。最深刻的是一位孩子14岁(如果没记错的话),在志愿者组织的一个活动中,需要大家对着喇叭大声喊出我的梦想时,她想喊出来却突然放下喇叭一个人跑出去了。后来志愿者才了解到这位孩子父母都已去世,家里只有她一个人以及一大片的稻田。为了过年能够换一身新衣服,她不知道要到山上砍多少柴火才能够换来一身新衣服。很多孩子顾及尊严在接受别人帮扶的时候会特别敏感,如何以平等心对待的同时又不伤害到孩子们,需要善巧。

      李旭鸽,798心栈志愿者之一。想象不到中国还有这样贫穷的孩子,那种对未来的绝望,对生活的无助。志愿者告诉被关爱的孩子,你们现在遇到的境界是生命长河中的一道坎。这给孩子们阳光般的温暖,让他们知道前途不再混沌。老志愿者一般跟踪一个孩子8年以上,定期回访,帮助孩子们填写高考志愿,直到大学毕业,有的孩子毕业后又回来参加志愿者的活动,继续让爱传递。



    邵文波,798心栈志愿者之一,场地提供者。分享自己看完片子的感受,想象不到还有这么多人需要自己的帮助,而作为城市里生活的白领们可能还在为中午去哪里吃什么而发愁。在提到自己小的时候曾经收到过帮扶,也希望今后能够去资助一些孩子们,让爱相传。



    除了心栈的一些志愿者的分享之外,有一位是通过我们志愿者而加入进来的老师,她叫袁芳,注意不是元芳噢。



    除了远道而来之外,她还带着自己的丈夫、女儿,身边的朋友组成一个团队来参加分享会,同时还给大家带来好多礼物。因为参加过一次《好好说话》读书分享会,从而认识到了师父,开始好好说话。由于家庭关系处理不当,经常与妈妈起争执,无意间偶遇读书会与师父结缘,受益颇多,就连身边的女儿在她想发火的时候居然温柔地对她说了一句:妈妈,要好好说话。她开始注意并慢慢调整,从而让家庭更加和睦。今天志愿者的分享更是让她为之动容,誓愿要加入志愿者这个大家庭中,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写到这里,某人开始有点慌了,这么长的文字会不会有人看完呢?某人主持了一场活动,就如同被加持过一般。末了,用稿子中的一句话来做结尾。

    曾经有网友问师父:为什么帮助别人比利益自己还更快乐呀!

    我师父说:诸苦由贪自乐起。

      不懂我师父说的什么意思?那就来798心栈奉粥吧。某人不会班门弄斧,但某人可以把你搬上山,去偶遇我师父,自然而然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