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陪伴、鼓励”是倾听热线的工作方法,其实对于其他部组来说也一样适用。如果说仁爱心栈是鼓励我们把心打开、策发善行,生命关怀是佛陀悲愿不离不弃的陪伴,那么倾听热线就是以清净和乐的心、倾听为主,给大家最好的支持。

作为毕业生佛弟子,从大学到社会,从佛典中的道理到亲身实践,需要一个风雨桥来连接这段难走的过程。在北京求学的日子,最为殊胜,是遇到《广论》法门;最无遗憾,就是在仁爱慈善基金会龙泉之声倾听热线做志愿者的成长。感受到,时间从沉重中走向了纯粹的轻灵,有一种倾听是最美的时光。

倾听是最美的时光,听到电话那头的来电者把心打开,一步一步地将自己的烦恼解开来,真的很为他们随喜赞叹。大多数我们的倾听,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并且能够倾听他们进步的分享。这样的倾听,我们尊重对方的需要,也明白了在清除烦恼、追根溯源之后,每个人内在觉察力都能带动我们从困境中走出来,烦恼也即菩提。记得一位小自己几岁的四川的男孩,从电话中得知他喜欢了解圣贤教育、相信自我治愈的力量,我们也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但他就是不喜欢志愿者说教,连“观功念恩”和鼓励都不喜欢多听,电话里他开始起烦恼,一些年级稍长的志愿者师兄也跟着开始焦躁,表示没办法。而我只是明白,这个男孩需要的只是我们让他自信起来,鼓励他一直往他内心正确的方向不断努力。今年回到学校,倾听的时间更少了,再也没接到他的电话,相信他一定把自己的身心恢复得更好了,日子过得更如意了吧。从这个例子,我们能够看得出,佛法就在当下的清净中。转烦恼就是菩提,需要的就是自己内心觉察力而不是他人的说教。

倾听是最美的时光,听到了一起值班的前辈师兄们的分享,我们得到更多的经验。在退伍军人、超市男孩这两位经常来电的支持者那里,我们对十善业道中的不邪淫和离愚痴都有更深的体会,但如何地给他们最合理的建议,我们的修学程度不一,最好还是统一口径回答。特别是感恩负责人师兄的言传身教,要多倾听来电者的烦恼,不急着给建议,多鼓励对方的发心,这点让自己非常受用;而吴师兄最早拉拔末学从旁听生做接线员,建议不要提到佛法,对方未学佛,有什么不懂的内容可以给师父留言提问;佛弟子之间可以倾听来电分享心得。经验很重要,而正知见也必不可少,因此我们需要常常和团队在一起学习和交流,要精进修学才能更好的利益大家。

而现在,倾听是最美的时光,这句主题在这个研究学习了四年应用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末学心里,有了更深的含义。记得自己第一篇分享就被推送到“仁爱慈善”微信公众账号,是第一次接线后,结合《俱舍论》对声音的理解;后来随着自己在心栈部组拉拔文宣、在翻译中心做泰语组义工的招募和关怀,倾听的内容也就更多了。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文宣,只要把心打开,在合适的机缘下柔和地说自己的真心话、让人欢喜和有力量的话,那么我们的分享就非常有意义。在关怀别人的时候,对于陌生人,可以在表达自己诚意的基础上,观察自己与对方潜在的共同业缘,利益对方;而在拉拔新人的时候,先把自己的承担做得更好,才有更多的力量树立对方的信心,先随对方的缘而不攀缘,等待时机的成熟。

尤其是今年3月安立了招募组的工作之后,对于我的热情直接,我们泰语团队负责人师兄经常提醒我,“拉拔其他人也要观察对方是否有意乐,对没有意乐的同学逼迫太紧反而将人家推得更远”、“对业缘不够近的同学,问个人信息太多会让别人感到害怕、警惕。和人打交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多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的心是什么形相,是打开的,还是封闭的,柔软的,坚硬的,有序清明的,无序杂乱的,愿意听,还是愿意说,打开的话打开到什么程度,封闭的话,就多鼓励和倾听。对方心里的佛法是一个什么形相,在什么层面,可能感兴趣什么,喜欢什么”。藏传、北传(汉传)与南传佛法,确实是不同的修行次第产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上,是需要彼此了解、消弭误会的,虽然这过程并不容易,但我们要有信心、也要有正知见,力求我们不同修学背景的佛弟子义工团队的清净和合增上。

在这个世界上,一直存在着此起彼伏的欲望烦恼;作为一个久被无明系缚的业重凡夫,要践行菩萨道稳定承担、支持团队,离不开对“广论”中一乘教法中的三主要道的修学次第的理解深入,三学的增上和业缘、法缘的强化。我们任重道远。希望大家继续相互支持陪伴,一起走向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