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门里修行,人也不免带着情绪和个人的喜好,有意无意地去营造自己人际关系的小圈圈,这是人之本性。看谁顺眼不顺眼啦,跟谁相应不相应啦,跟谁能聊得来聊不来啦,想拉拔谁不想拉拔谁啦,这样的想法跟行为本来无可厚非,不过在庙里做善行,耗时、耗物、耗力的承担着,如果还是想给“我”找舒服,找便宜,找朋友,找各种方便,那就有点傻了。
其实“我”是很细微、很狡猾的,有时我们可能就会用仗义、用温情、用自我的崇高感、用想要更好的承担、用气愤,甚至会用“无我的发心”把“我”给粉饰了,然后还会一肚子沧桑悲凉,一肚子抱打不平、一肚子委屈心酸,搞得自己啊,好的方面说,在寺里有了一批关系好的朋友,可以很顺利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坏的方面说,还是在用世间的思维在做三宝的事业,这样傻透了。
那在佛门乃至于说在俗谛中,要怎样处理各种因缘和合的关系呢?就是要“以道相交”。关系太近了,就拉远一点;关系远了,就拉近一点。拉的发心、方式和程度还是要以佛法为标准,看看我们是不是想要利益到别人,是不是想成全别人,是不是更能够帮助到别人,是不是一颗清净的心,是不是符合自己的目标和宗旨。
之所以会这样思维,也是因为前几天我问贤健法师:“关系太熟了,提不起恭敬心怎么办?”法师当下回复我:那就不要那么近嘛。这种回答让我震撼,不是顺着我的前提,而是直接把前提给我击碎;也让我想到星云大师,老和尚跟谁的关系都很好,跟谁的关系也都不过分的好。这是靠不断的修行,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和能力啊,是一种内充外显。
所以,我在想,当你身处某一个小团体中的时候,心也一定要照顾到更多的人;当你在某一个部组,有时候,心里同样装的下更多的人;甚至说当你跟一个人交流的时候,都得考虑一下站在周围的第三人的感受。这样就修对了,你内心没有恐慌,没有所求,没有担忧,也没有被既有的认知标准和情绪所框住,这样的话,你对周围的人,就会是他们欢喜的因,力量的因,解脱的因。这样,你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和合的人,一个能够给一切如母有情带来究竟利益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算你再有能力,再辉煌,干再多的事业,再能写东西,那跟佛法肯修行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你只管在俗世中一帆风顺,好好经营就是,你不用来调服烦恼,不用来解黏去缚,不用来庙里来了,你就去纵情五欲,享受情绪的奴役吧。那如果不想这样,想要做自己的主人,那没办法,只能以道相交,亲疏随缘。
用过午斋,跟杨琛师兄一起出来,路上电话响起,学校教研室主任给我打电话,安排一些事情。妥当之后,我谈到自己研究生做班长期间,有时候会对一些太个性的同学看不惯,我只想做好我本分内的事情,其他的,我都是带着一些失望或者是委屈做的,更甚者,还会有后悔当这个班长的想法。杨琛师兄了解情况之后,非常严肃地对我说:“闫涛,你这可不对,我们学习佛法,才得要把世间上的学习、工作、关系搞好呢;学佛法,你要先学会交朋友;世间上的事情,你做不好,那也不对,要为众服劳嘛。”
听到这番教授之后,十分受益,觉得说不能只在同行善友之间,愿意无所求的付出肯和贡献;那非佛教团体或者自己的同学、朋友,他也是众生之一嘛,我也要升起那种为众服劳的愿力和热情。不然的话,它实质上也是一种慢心和情绪啦。不然,你只在三宝地或者同修之间为众服劳,那是因为你觉得这种付出是值得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所求,你说说看什么是值得的,到底有没有外在的一个值得,其实更多的是我们自身成长的一种需要了,否则就太分别啦;另外,不愿意为同行善友之外的人无所求地付出,这本身就是一种慢心啦,这样学佛可就越学越“我”越大,越学越偏啦。
所以,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发愿在任何的人事物的环境里,升起为众服劳的欢喜心,肯精进,不管能不能做到,或者做到的程度如何,愿先发到这吧。感恩三宝,感恩同行善友,感恩与我结合的一切缘起以及因修“我”而无常、无限捆绑的不生不灭的因缘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