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沉甸甸的牌匾
来到屏南漈头村,感觉那样淳朴,那样美好。
这是一个文化沉淀非常深厚的古村,辉煌的历史为漈头村留下了许多人文元素,文魁、武魁、夫妻同百龄等古牌匾,明清古民居、古祠堂,真是古色古香,古意盎然!
而书院就落户在这个古朴的村落。一进村,书院长廊印入眼帘,基金会介绍、书院志愿者活动照片,在这古老的墙上一一展示。
 福建漈头村书院正式开启了!当书院院长、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张书岩馆长从贤山法师手上接过了书院牌匾时,深情地说:今天把书院这块沉甸甸的牌子接在手里时,我深知份量,我们一定要牢记重托,不负众望,以实际行动,报答仁爱慈善基金会的关爱。怀着感恩的心,继续上路。
贤山法师致辞中说道,希望借着仁爱启明书院这个平台,造福我们当地的村民和大众,真正能够弘扬和落实传统文化。通过书院的形式,启迪和沉淀我们内心的智慧。
当地领导也对书院的开启赞不绝口:仁爱启明书院是一所开启生命智慧的书院,是一所传承和创新的书院,是一所关爱农村留守人口,孤独和特殊人群的书院,书院在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的开启,对弘扬经典国学,抢救、保护耕读文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张书岩院长从法师手上接过仁爱药箱时,他幽默地说:“仁爱仁爱,真是人见人爱!”他感谢基金会考虑如此周到,把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全都纳入关爱范围。
传统文化需传承

今天的漈头村古宗祠内,乡亲们共聚一堂,为的是听一次特别的讲座——身着僧袍的贤山法师,为大家作《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主题讲座。
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习近平主席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在介绍完传统文化内涵后,法师给大家介绍了佛教。中华传统文化三大基脉是什么?就是儒释道,而佛教,从印度带来的一个文化,一个信仰,这样的传承,怎么样发展和融入到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里边,成为我们民族的魂呢?法师作了详细的讲解和阐述。真正的佛教内涵,它是建立在解决生死问题这个层面。生命的状态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我们生存。生存好了,我们更进一步要提升自己生活的品质;以后,我们还要更多的去追求生命层次的,就是一些向内的东西,因为如果只是追求外在的车、房子、钱、财、物,这些利益欲望,那么慢慢我们的内心会偏失,偏失到外在的物质上,内心里边就会很空洞,内心空洞的话,生命的格局、层次就会打不开,它就会很有限。生命提高以后,我们还要解决内心的痛苦,佛教对苦的认识很深很深,创立佛教的本怀,就是要解决众生的痛苦。
法师为乡亲们介绍了龙泉寺,介绍了龙泉寺的理念和创新。他说,师父带着我们这一路走过来,就完全是在传承和创新。当法师为大家播放贤二动漫视频时,孩子们全都挤到了最前排,津津有味地欣赏起来。
步出漈头村古宗祠,法师的话仍震耳发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诸位,我们不管家族有多大,自己多有钱,我们多有名分,多有地位,我们要想获得这种幸福、快乐和长治久安,世界和平,那都要做到这些基础。我们再不通过自己的努力,不通过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努力,去把这个根源找到,返璞归真,去寻找我们的根,中华民族的根,回归到这些原点上,那样的话,越来越往下不仅国家富强难,我们个人的安宁,家庭的幸福,子女的教育,都难。最实在的就是我们下一代的教育,在座的大部分的人,都会愁孩子的教育问题,根源在哪里呢?就在于说我们自己能不能慢慢地去回归,回归到这些儒家的,佛家的,道家的传统文化,中华命脉的精髓,这些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些基本的精髓上,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可以说是生命的魂,也是我们民族命脉的魂!
任重而道远

法师慈悲,在活动结束后,又为老人送上了仁爱宝盒,为老幼送上佛珠手串,为大家种下仁爱的种子。志愿者们耐心地教老人使用宝盒,而孩子们戴上手串时,高兴地活蹦乱跳。欢笑声,充盈在这座古朴的村落。
仁爱启明书院,一所开启生命智慧的书院,一所传承和创新的书院,一所关爱农村留守人口、孤困和特殊人群的书院。
我们,作为书院志愿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