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南面和西南面与尼泊尔王国相邻,北面以雅鲁藏布江为界与萨噶县相邻,东面与聂拉木县搭界。吉隆,为藏语“舒适村”、“欢乐村”之意寓。吉隆之得名,传说是公元8世纪后期,赤松德赞从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时,大师一行途经吉隆沟(今吉隆镇一带),曾在此住了一宿。大师见此地山清水秀,风景明媚,不胜感概,又溪谷中的河水洁白如乳,溪底的卵石光润如玉,更是赞叹不已。于是,在翌日临行之前,欣然命名此地为“吉隆”,以表达其无限赞誉之情,“吉隆”之称谓遂流传至今。
仁爱之所以能牵挂吉隆这个天涯海角之地,是缘于达曼村。在书院成立之初,为书院选址,恰逢书院志愿者徐师兄在西藏工作,西藏启明书院负责人曾勇为徐师兄讲述了达曼人,引起了徐师兄的牵挂。徐师兄和曾勇曾驱车来到吉隆,走入达曼村,被这里的美景陶醉,也被这里的物质极度匮乏所震撼,因而当即决定书院选址于达曼,希望图书和爱能给这里带来一点助力。
达曼村居住着178人,他们被认为是尼泊尔人后裔。很早以前,他们的前辈从尼泊尔迁徙到吉隆镇一带,至今已有六七代。他们曾经“没有国籍”,2003年5月他们终于加入中国国籍。至今我国境内的达曼人人数不足200人,但达曼铁匠在吉隆却远近闻名。游人来到达曼村时,一定会听到村子里回响着的听嘡声。

 

徐师兄和曾勇返回拉萨,他们就开始筹备书院的建设,并为达曼村住户购买了高压锅等设备。但由于去年冬季大雪封山,书院一直延宕到今年。原本今年夏季就开启的达曼书院,由于4•25地震又延宕了。4•25地震吉隆县几乎被夷为平地,原本要建书院的用房也不见了踪影。地震后,政府把灾民都安置在帐篷中集中入住,同时各方努力在恢复家园。书院在当地的负责人普琼一直忙于救灾,对书院的启用很着急但也一时抽不出手来。
马上又要进入冬季了,书院项目部一直挂念着中尼边境的那个小村庄,那个“袖珍”民族,你们还好吗?地震影响大吗?项目部在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决定对书院进行一次回访,并且到吉隆看看,也看看达曼村到底怎样了,那里的仁爱志愿者是否安好。鉴于吉隆那里特殊的地理条件,书院选派了具有多年驾驶经验的王结国和张世忠前往。他们首先到达拉萨,在下了飞机后,王结国还好,张世忠高原反应就出现了。他对小王说:“王哥,我不敢走路了,也走不了了。”王结国说,我当时一听脑袋就“嗡”的一下,但嘴上说:“没事,一会儿就好了,别急,我等着你,慢慢走。”
他们走出了机场,西藏地区负责人曾勇已安排了司机,直接开车就前往吉隆。为了早日赶到吉隆,看看那个仁爱人一直牵挂的达曼村,没有适应拉萨的“低海拔”,就向5千多米的高海拔吉隆进发。藏族司机加上王结国和张世忠两位,三个人轮流开车,当天抵达日喀则。由于强烈的高原反应,张世忠一路吸氧,并中途不得不停车购买高原反应的药物。当抵达日喀则的时候,严重的高原反应已使得小张很难动弹了。日喀则书院负责人扎旺看到他们的行程安排,说:“你们一天的任务都够我们一周的了。”
在日喀则上车的时候,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物。但由于一路上看到很多孩子在路边等候,把食品不停的给出去,一路上小王就吃了一个小苹果。劳累加上高原反应,还有食物不足,小王也不得不吸氧。他们三天驾驶2300公里的任务量对于三个人轮流驾驶,也不算轻松,更何况备受高原反应折磨的小张和小王体力迅速下降。在第二天的中午,一直都没有停下来在饭店吃饭的三个人,此时实在熬不住了,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了下来。路上看到的一切让他们记忆犹新。
路边有一些贩卖藏族饰品和水果等食品的藏民,司机和小张下车休息,而小王由于身体不适,留在车上。
“当当当”,小王极不情愿的睁开眼睛,看到一个小男孩出现在车窗外。
“黑黑的小脸,脸上干得都有些裂口,鼻子下面还留着两条鼻涕。而眼睛却清澈又滚圆。”小王描述道。“当时我是很难受的。但还是打开车门,问孩子有啥事儿?他问我有吃的吗?孩子穿的那衣服,深蓝色的运动衫已经不太看得到颜色,有的地方都发亮了。而那裤子也看不太清楚是什么样式的。我把所有能吃的东西——面包、牛奶什么的都给了他。还有兜里的零钱,也都塞给他了。”
小王分享:“谁换到那情景,不用多,就一眼,你也会把你所有的东西都给他。”
他们来到村子,村子已是无人村,地震把整个村子都毁了。
他们来到了政府帐篷安置地点,到两所帐篷书院看望。地震后的一个月,仁爱救灾日喀则灾民安置点建起来两所帐篷书院,目前书院运行良好。当地藏民都在积极配合政府,参与救灾工作,同时他们对书院的工作也非常重视。
来到吉隆县后,小王和小张没顾得上休息,原书院地址无从使用,就在一个损坏不太严重的幼儿园把书院开起来。他们帮助打扫卫生,从废墟中找出桌椅,布置后准备书院的启动时,连一块蒙牌子的红布都找不到。原以为书院揭牌不用举行了,这时一个小男孩说:“他们是尊贵的客人,是从北京来帮助我们的人,我们为什么不用哈达?”一句话给人已感动,也打破了大人的惯性思维,红布换成了白色的哈达,书院顺利启动了。

小王和小张两天后从吉隆返回日喀则,与来到西藏参加周年回访的靳惠玲、张惠香和刘芳宁等人会合,参与了两所寺院书院的启用仪式,之后从拉萨返回北京。在返回北京前,他们才抽出一点时间来到心中的圣地布达拉宫朝拜。这就是书院志愿者,风尘仆仆也甘甜。正因为他们忘我的付出,才有一所所书院的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