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14日电(记者刘欣)在北京西郊群山环抱下,有一座辽金时代的千年古寺——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正在那里向来访的客人们讲述佛学知识。

僧袍、罗汉鞋,49岁的学诚法师和院落里的其他僧人在穿戴上并无二致,但对弘扬佛教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新思维让他与众不同。

学诚法师16岁受唐玄奘西行求法影响剃度出家,25岁获中国佛学院硕士学位,后任福建莆田广化寺、陕西扶风法门寺和北京龙泉寺方丈。

就在上个月,他的著作《烦恼都是自找的》获得了第11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当月,他当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闭幕会议上,他提出,科技文明在当前主导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教的基本教义需要对现代科技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做出正面的、积极的回应,才能更好地体现佛教的价值。

为此,他不断努力尝试使用各种新媒体手段,传播佛学思想。

早在2006年,学诚法师成为中国大陆首个开设博客的僧人。迄今为止,博客浏览量已破千万。

2008年,他所住持的龙泉寺开通了包含中、英、日、韩四个语种的“龙泉之声”网站。2011年,学诚法师又在新浪、腾讯及海外社交平台开设了个人微博,除中文外,还有英、法、德、西、韩、日、俄、泰、藏九个语种。其在新浪的微博,已吸引30余万粉丝关注。

为了保障以上新媒体平台的有序运营,学诚法师邀请了近300人的海内外专、兼职义工组成翻译团队。“他们为龙泉寺的佛教宣传提供无偿服务,为我们的新媒体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学诚法师说。

龙泉寺上万名出家人、居士和义工中,有六成多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学诚法师希望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到佛教事业当中。

学诚法师说,微博从2011年开始在中国的佛教传播中大量出现。2012年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上,微博、互联网、卫星电视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被广泛使用。他透露,今年10月即将在无锡召开的第四届佛教论坛会举办三场新媒体分论坛。

佛教从来都不是落伍的。“与时俱进地掌握和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做好佛教文化的传播,不仅能够减轻寺庙的管理压力,还能为信众提供更多方便,同时增进外界和佛教的沟通,减少对中国宗教信仰方面的误解。”他说。

学诚透露,在微博留言中,人们既向他寻求精神上的宽慰,也向他咨询关于家庭、工作、生活上的实际指导。“现代人内心压力大,这就让他们更加渴求心灵引导。”

身为中国佛教高僧,学诚法师有不少和各级政府官员接触的机会。他发现,官员们更加关心佛教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功能。

面对国内一些寺庙过度商业化的现象,学诚法师认为,在全球化、商业化的社会,佛教不能固步自封,但更要加强自身建设,为信众提供纯粹的宗教活动场所。

学诚表示,自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以来,佛教与儒道文化结合,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传播载体。中国佛教两千多年来经历了和平立足传播、透彻融合本土、回应西方文明、走向社会事业、开展国际弘法等重要阶段。佛教寺院也充当着学术机构、教育场所、慈善机构、图书馆藏和文化中心等多重角色。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佛教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基本理论研究,对社会问题、社会思潮作出及时回应。在国家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中国佛教应承担起促进国家间文明互鉴、和睦包容的重任。”学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