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个子,经营着自己的一家公司。为人认真的他,在工作中要求多、标准高,一旦发现员工事情做得不好,立即提高嗓门:“这怎么回事?”员工们都有些怕他。


一天清晨,大象经过清华大学时,看见校门口有一件新鲜事:有一群人穿着围裙,为来往的路人免费奉送爱心粥。经过长时间观察,他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便加入进去,从接粥人变成了志愿者。

第二年,大象做了“栈长”,也就是这个小小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带领一群年轻志愿者每天熬粥、奉粥。在大象眼里,这些年轻人都跟自己的孩子差不多。

每天早上,他都到熬粥的地方转转,提醒一下这些“孩子们”:
你咋不戴口罩啊?
你的手套呢?
你怎么没戴帽子呢?
……

他从来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你做得不好的地方,我有责任指出来啊!”


直到某一天,他突然觉得有哪点不对劲。

那天一大早,跟往常一样,志愿者们奉完粥后聚在一起吃早饭,大家边吃边聊,有说有笑。当大象进来时,屋子里瞬间安静了。

大象尴尬极了:“大家为什么不欢迎我呢?”

他开始反思。来这里做志愿者的,很多都是大学生,二十岁左右,为了来奉粥,早上很早就起床了,有些方面可能不那么规范。“年轻人,有的时候还迷迷瞪瞪的呢,可我老是挑人家毛病,人家能不怕我吗?”

后来,他就改了,不再说人了。看见谁口罩没戴好的,他走过去帮他戴好;谁帽子忘了,他轻轻拿一个帽子递过去……

没多久,大家都觉得:“哇,大象老师好亲切啊!”

奉完粥后,大象去公司上班。他的公司租了一个三层的别墅,他的办公室在最上层。每天早上他去上班的时候,都要顺便检查一下公司的卫生。


一天,他走进办公室,阳光洒到地板上,清清楚楚一层浮尘。他心里明白:员工早上来没有打扫卫生。刚要发作,他想起了奉粥时的体悟。他闭了口,自己走到卫生间,取了墩布,默默拖起了地板。

他这一动,办公室的人全都站起来了。

大象笑着摆摆手:“坐,坐,你们忙你们的,我这会儿闲着没事,干点活。”擦完地板,他就上楼了。

从此,公司再也没人忘记打扫卫生了。

不管在公司还是仁爱,大象都成为了团队中最受欢迎的人。

他深深领悟了仁爱文化:

看见什么事,你就去做;哪里做得不好,你就去弥补。

用行动代替指责,用配合代替己见。



大象 | 讲述
淡淡烟 | 撰稿
知行合一 | 校对
宛利杰 | 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