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底助学的时间,去涞水县看看孩子们,是我一年中最期待的事情之一。这次我们一共走访了五个家庭,看望了六位孩子。他们都孤儿或类孤儿,我们送去了他们过年用的米、面、油,还有孩子们第二年的生活费。


整个走访的过程依然那么舒心和快乐,当然更有一份幸运,遇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去践行着自己的爱心、自己的梦想。


在整个过程中,有许多的体会和感触。如果说有哪一点让自己最为触动,那就是我越来越发现“家长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成就什么样的孩子。举两个小例子:周六下午,我们去看望了冰冰一家,爸爸带着哥哥和妹妹两个孩子,母亲已经离开他们很久了。家里有些乱,条件算是最差的一家,但哥哥和妹妹非常的开朗、阳光。他们两个人都提前准备了一份感谢信,并认真读给我们听,虽无华丽辞藻,但真切而感人。我们从爸爸的身上看到了一份倔强和坚强,而这些都毫无保留的传递到了这两个不到12岁的孩子身上。生活的不幸,反而有望成为他们内心成长之大幸。


冰冰对仁爱志愿者的感谢信


周日上午,我们去了另一家,单亲妈妈带着一个10岁的女儿,生活不算差,但并不宽裕。女儿在整个过程中都缺少我们普通人眼中所认为的礼貌和谦逊,多数时候还表现的游手好闲,而从妈妈身上我们也依稀看到的这些问题。比如,当我们拎着米、面、油,走到她们家门口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出来迎接,只是呆在家里等我们进去,然后大家坐在家里略显刻意的寒暄了几句,整个过程中我们的感觉都不是太好。这是两个最典型的家庭,我们能够从孩子身上看到太多他们家长的影子,而教育的根在正在这里“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成就什么样的孩子”!我们想要培养新时代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家长认识到他们才是孩子教育的核心,让家长开始认知自己、开放自己、改变自己。


不爱抬头、不爱说话的丁丁


但我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略感惊讶,因为在后一家走访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内心自然而然的产出了一份“埋怨和厌烦”的情绪,而这样负面的感受让我不禁扪心自问“这真的是这个孩子的问题吗?”,当我了解到这个妈妈其实很可能是当今农民买来的媳妇时,我又怎能抱怨这个妈妈做得不好呢?这个妈妈以及这个孩子只是当前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他们只是这个快速转型时代被无情抛弃的那部分人,是贫富差距快速拉大过程中的牺牲品,我们可能需要用一种更慈悲、更善良、更透彻的眼光去看的这个世界。而那我心中的那份埋怨和厌烦,也赤裸裸的照出我潜藏心底的“清高和骄傲”。诚然,人生之最大敌人,莫过于一个“傲”字。


小宇现场为四位志愿者作画


当我们期盼一个慈悲和善良的世界时,我们最后很幸运的来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一个60多岁的爷爷和奶奶带了一个8岁的小孙女,爸爸妈妈已经离开了这个孩子了。小女孩很开放和阳光,跟我们讲她的故事、她的喜好。听到她喜欢画画,我们请她给我们画了一幅画;在画画过程中,她非常的专注,眼神中也充满了热情。当我们把资助的学费生活费给孩子的时候,问她想把钱用在什么地方时,小姑娘嚎啕大哭,说我要给爷爷看病,因为爷爷生病了,这一幕又深深的感动了我们。


说到爷爷的脑血栓病情,孩子瞬间泪如雨下


一个8岁的女孩,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她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很多时候在高谈阔论去学习和提升,去寻找大师点拨指导时,我们其实并没有变得更平静、善良和智慧。反而是当我们用心的去聆听周边的每一个人,用心的去观察世界的每一点变化时,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在教导我们,智慧就是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光,缺少开放的心灵,缺少足够的耐心和谦卑之心。


有时候我也会纳闷,智慧和幸福到底来自哪里?助学路子,才渐渐的发现,智慧来源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爱、来源于我们内心对于自己的不放弃、来源于自己内心的善良。


二组成员合影,我们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


做一个生命的有心人,做一个善良和传递快乐的人。不外求于人,回归自己的本心,我们每一个都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智慧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