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守护的心
继今年夏季助学行之后,这是我的第二次助学活动,当得知可以再次走访曲阳的那几个孩子之后,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在系统里报了名。后来因为我们组里其他老师们都临时有事,我们组与14组合并,成为1420组,并且我承担组里文宣。刚开始只觉得文宣工作是一项繁琐劳累的工作,但当我举起相机的那一刻起,我意识到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用图像记录并用文字解说,通过图片和文字,让大家了解这些走访家庭的现状,形成记录以便跟踪他们的变化。这是一件人人拾柴火焰高的事。
两组并组,最大的问题就是走访孩子的数量增加了一倍,难免每个孩子走访的时间就会少一些,所以我们也提前做了计划,把给每个孩子的礼物提前分配好,这样可以省下更多时间跟孩子和孩子父母沟通。
第一天下午,我们先走访了14组的三个学生。我们先到永宁中学接上其中一个走访学生刘小含,同时让她充当我们的小志愿者。在学校时遇到了小插曲,联系不上班主任,开不出假条,小含也就出不了学校。怎料慈善事业天来助。偶遇亲切热情的英语老师,听我们讲到是仁爱慈善助学,他代替班主任开出了假条。千恩万谢后带着小含开始走访旅程。
首先抵达的是张小月家,这个学生爸爸去世,去世前家境不错,爸爸正在着手修建家里二层小楼,可惜楼盖到一半爸爸突然去世,小月和妈妈就这样搬进了半成品的家里,一住就是这好几年。没见孩子时,听到她这样的身世,我以为会看到一个满面愁容悲观厌世的孩子。没想到一见面,她爽朗的笑脸就融化了我的疑虑。孩子阳光爱笑。爱笑的女孩子运气总不会差!第二个走访的是宋小璇,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平时大伯和姑姑照顾着她。村子不太好找,要驶过一段水路和一段山路,所谓跋山涉水。孩子比较倔强敏感,不是很好沟通。我们带去的小志愿者此时竟起了破冰的作用,同龄女孩子比较好沟通,通过她们的沟通,孩子的笑容逐渐打开,也愿意跟我们沟通了。

小璇很好强,在班里学习成绩很好,近期当选为学校代表参加市里的诗词朗诵比赛。并落落大方地为我们朗诵了一首《满江红》。听完聂老师给小璇做了指导,小璇终于露出羞涩的笑容,表示会为比赛加油准备。离开小璇家时,她瞪着亮晶晶的眼睛告诉我:姐姐,以后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做志愿者!小小的爱已经在她的心里发芽,这就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准备去小志愿者小含家时,已经晚上七点多了,天已经全黑了。终于抵达小含家,屋里没有任何取暖设施,只靠一件棉门帘将屋外的冷气隔开,在昏暗的灯光里,已经发黄的墙壁上排着一根电线,连着屋中垂下来的那只只能照亮周围一圈的灯泡。家中爸爸跟妈妈离异,至今杳无音讯,妈妈跟爷爷奶奶以及小含兄妹三人生活,家中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捡煤渣,废酒瓶等度日。下午走访去了两个同学的家,本来还很兴奋的小含面对着这个家,始终低着头,当提到学习成绩的时候,终于忍不住眼泪哭了起来,哭得让人心酸。中考因为三分之差没有进入重点中学,并且因为不适应高中学习和生活,在月考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使原本好强的小含再也忍不住了。陈微老师和我就之前我们的学习经验跟小含聊了一下,才慢慢平息下来。几天前,小含给我发信息,说课间根本没时间看书。感觉我们资助的很多学生都面临初中升高中的转折阶段,很多学生都有不适应现象,家长不会指导,就会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希望能够成立一个专门的助学小组,帮助处于这种衔接阶段的学生,使他们安全度过适应期。等我们回到本部,已经九点多了。一天过去了,晚上躺在床上,想着这几个学生,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早饭后,成功获得18组老师李亚秋老师相助,我们一行五人开始20组学生的走访。第一家是小欣家,爸爸离家出走,多年杳无音讯,妈妈智力有障碍,自己两个弟弟,其中一个也不幸遗传妈妈的疾病。就这样,姐弟三人与妈妈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个40多年土胚房,漏风漏雨,阴暗狭小。小欣看到我时,开心地抿嘴微笑,我和李老师跟她都是夏天见过一次,问是否还认识我们,她很开心地点头,并引我们一行人来到家中。之前组里曹老师帮他们申请低保,并积极寻找失踪的父亲,对我们甚是感激。因曹老师此次因身体问题没有来走访,爷爷三番五次询问曹老师的情况,并要准备让我们带一只鸡回去。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助学行的意义,力所能及,帮助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事情。送钱,送物可能解一时之需,但是对他们的关注和帮助若只通过一次走访一小时的聊天,收效是很少的,他们需要的是我们不时的关心和跟进,这也是助学活动最难之处。小欣试穿组里毛婷婷老师给她带的鞋子时,我发现她脚上还穿着那双单帆布鞋,穿上后即便鞋子有点挤脚,她也不愿意脱下来。也呼吁大家如果有四十码的女棉鞋,或者160身高的冬季保暖衣裤,可以给小欣家捐赠。第二家走访的是小盼,腼腆高冷小美女。也在曲阳5中,学习成绩很好,每次考试均前十名,妈妈提起来都很自豪。爸爸去世,家里大小事务妈妈都整理得井井有条,很干净利落。张小盼话较少,全程都低着头,不是很自信的样子。其实她笑起来的样子很漂亮。第三家走访的是小阳,爸爸离世,跟妈妈和哥哥生活。上次走访时满墙的奖状非茶抓眼球。这次去又多了两张,进步奖。由于孩子在上学,这次没有见到。妈妈说到高中一开始也没适应,考试成绩不如以前好,压力也有点大。但是每次考试也都有进步。这次妈妈再也没有提辍学的事情,表示只要他考得上,愿意供他读大学!


这次走访,给我感触最大的是,孩子们的坚强和努力。面对逆境,他们像倔强的小草,在凛冽的寒冷中抬着翠绿的头,不惧风雪。但是,他们又是脆弱的,本来青葱的岁月,要承担着普通小孩想都想不到的悲伤和压力。我们给他们带来外面的关爱,同时也给他们带来外面的希望和憧憬,这种希望和憧憬是需要精心呵护的,不小心可能也会刺碎他们脆弱的心。两次助学行使我越来越感觉到助学并非聊聊天拍拍照那么简单,如果要真正帮到他们,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精力和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