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九组,这几个字于我来说,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个名字,而是九双盼着我们去的大眼睛。我们九组一共看望四个家庭九个孩子。实际需要送助学款的有五个孩子;那些还没有到上学年龄的孩子,我们也一样会给买礼物,陪伴玩耍;上了大学的孩子,我们也会持续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在我们眼里,他们一直是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人。

这四个家庭我们跟踪走访了3年了,老义工们对访方式和流程都很熟悉。如何定位这次的走访?表面上看,我们是去送礼物送助学款,看望孩子们。但是助学项目定位在心灵关怀为主,那么我们除了能送礼物,还能送去什么样子的心灵关怀那?孩子们需要什么?

小组成员在讨论后决定这次走访的心目标定位在学诚大和尚新书《善的力量》第18页一篇文章的主题“一颗慈善心”上。这篇文章引用了2007年第15期《读者》上一个故事《慈善的不是钱,是心》。我们想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给孩子讲述这个故事,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帮助他人。

周六中午,在曲阳永宁中学接到了高一的小蝶。在去她家路上先聊了聊学习情况,然后就学习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询问和建议。最后由小组的小红姐姐给她讲了故事,周老师引导小蝶自己思考这个故事的意义。听了小蝶的想法,我们几个也很诧异孩子半年以来的变化。孩子开始有更多的思想,有见地,她的成长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在第二家见到可爱的小妹妹小思,几位老师一边陪伴孩子编手串,一边给孩子讲故事。孩子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听的挺认真。也许这个还在读小学的孩子还不能深刻理解这个故事的意义吧,但是希望能在她小小的心灵上种上一颗善的种子。

周日上午我们去了两家。T家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T家有四个孩子,从大学到小学,年龄跨度大,问题也多。这次去的时候有三个孩子在。小笑初二了,姑姑一直唠叨着说她贪玩学习不用功。小笑小声地说,学会了吹葫芦丝,考高中可以加分。

最后去的小莹家,这个孩子一直是心理压力过大,心灵特别封闭。不过在我们走访前,让老师通知到她的时候,她给我们留言说:“太好了,又可以见到你们了”。听到这么朴实的话,我们几个由衷地感到温暖,几年的陪伴,孩子已经当我们是朋友了。面对学习压力山大的小莹,小红姐姐充分发挥学霸本色,一直在和她聊学习方法,约定每月沟通学习结果。针对她心理压力大的情况,我们还教她锁心的小方法(这个方法可是我们助学培训时候学到的哦),也教了她如何利用数呼吸来安定情绪。希望这样的小技巧能帮助她克服考试综合症。

回程路上小红姐姐分享了她的感受,她觉得虽然我们的心目标是讲规定的故事,但是孩子情况不同,必须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调整我们的计划。她的话得到我们所有组员的认同。我们的目标必须是以孩子的需求为宗旨,不是我们想给孩子什么,是真的放下自己,体会孩子需要什么。

除了孩子们给我们的快乐,小组成员也让我感动。因为我的马虎,我们走错了学校,没有及时接到小蝶,司机郭老师还一直安慰我说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周老师坐了一夜的火车从大连赶来助学,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也总是及时补位。小红姐姐更是对几位上高中的孩子温言软语地鼓励加方法的传授,和小学的孩子一起玩游戏,是孩子们最好的伙伴。其他几位没有能来参加走访的小组成员也在看到孩子照片的时候,也送上了美好的祝福。九组就是这样温暖的家庭。

曲阳九组的全体老师们,在这里想对你们说:“因为您的参与,我们更有信心。因为您的参与,我们愿意更用心去做。因为您的参与,我们愿意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