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临时调整,直到走前的那一刻才决定要去看谁,此时已到下午两点多,时间较紧迫,连忙急匆匆地盯住六组,几近周折终于见到了王小明(化名)和其伯父一家。
好敦实的小伙子,虽只初中,却已然1米7的个头,脸红呼呼的,憨厚的笑着。

初见生人,王小明很是腼腆,话语并不多,但我们却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淳朴善良、交流的渴望。转而与其伯父聊了起来,言语间,伯父对其赞誉有加,勤奋好学,正气上进,乐于助人,孝顺善良。

期间几个问题也折射出其伯父也是一位合格的家长。我们问:“王小明在家干不干活?”伯父答:“放假时,我经常带他去地里体验生活。”爱,但不溺爱。

王小明尽管有自己的不幸,但因有有见识的有关爱的伯父一家,王小明身心发展都很健全健康,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所希望看到的。

谈及理想,王小明很快地答出“想做科学家!”在此,特别由衷地祝福他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国为家为大众为天下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11日中午,由顺平妇联协同志愿者们一起将顺平中学所有的走访对象接来,梦梦(化名)就是其中之一。面对一群孩子,我们并不认识,高声喊了一声“谁是梦梦?梦梦到这里来?”就见一个着淡蓝装,扎马尾辫的小姑娘径直走来,还未近前,便已然自顾哭了起来,我们不由得纷纷安慰她。梦梦是已经走访过的学生,这泪水是开心的,是感动的,或者也可能是委屈的,总算又见到了亲人啊。

渐渐地,梦梦拭干了泪水,挂上了灿烂的笑容,嘴角的酒窝和洁白的牙齿构成一道优美的弧线,我和王喆异口同声地说道“好漂亮的女孩儿!”

梦梦先跟着我们去看望王小明,罗雯大姐还特意给他穿上了志愿者的黄马甲,我们的交流就在路上开始了。之前来看望过她的志愿者杨颖十分记挂她,她也是,于是以此为切入点。我将手机借给梦梦,教她使用微信,还拍了照片,特意发给与杨颖姐姐。



微信里这么写着“姐姐,我好想你。我一看到哥哥姐姐就想哭,我想你了。”“小梦梦,我和老公也非常想你,有机会一定去看你。好好学习,我们等你的好消息。”言语间十分亲昵、关切,看得出她们感情很深!梦梦对志愿者们有着十分的好感,后来的走访等也十分顺利,十分感恩杨颖为我们这次走访打下的良好基础!

慢慢地我们了解到梦梦是个十分单纯善良的小女孩,特别容易感动,笑点特别低,哭点也特别低(梦梦原话)。就此,我问梦梦你有什么外号吗?她说她的好姐妹都叫她“小傻子”,说她对谁都特别好,也不懂得防备。好友间的这种称呼一方面是的的确确喜欢她,另一方面是的的确确的关心,怕她受伤害。

对于高二的孩子眼下更关心的是升学,我们谈论最多也是升学,梦梦很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难以达到重点大学的标准,甚至想着可能需要去复读,未战先怯非勇也!我是复读过的,中考一次,高考一次,考研还是调剂的,成功的经验罕有,失败的教训一堆。借此体会,勉励梦梦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不轻言放弃。



关于未来的打算及选择的专业我们组和梦梦聊了许多,罗雯大姐很希望梦梦读师范。知道我是企业管理毕业,她表示很喜欢这个专业。

问她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梦梦说喜欢有意思的,不喜欢一成不变。我脱口而出了一个专业“播音主持”,梦梦说特别喜欢,之后说了许多的理由和向往。再后来我又提到了旅游与酒店管理。

讲这个专业主要是干什么的,这个专业可以去畅游名山大川,可以去探索每个风景每个景观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故事。梦梦说还有这么好的专业。说这话时,眼睛里闪现着艳羡的光芒。或者这些都不是她最后选定的,但只要能激发她内心的向往,向往着美好去追求,我想这便是此次走访所能达到的一个很好效果了。

回来时,已是五点半多了,梦梦学校的晚饭时间已过,便邀她一起吃饭,吃过饭再送她回去。我和王喆商议后,汇报了奥杰师兄,得到肯定答复后,一起外出“觅食”。吃过晚饭后,时间其实已经很晚了,但梦梦始终没有一丝不悦。

今后的路还很长,梦梦还需要我们仁爱志愿者的陪伴,默默祝福梦梦可以考上理想大学,可以在大学里面

如鱼得水,也期待有一天她可以羽翼丰满,展翅飞舞,直挂云霄,开启崭新的人生。

利用饭后和结行前的空余时间,五组做了一个简单小结,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穿线梳理。以下摘录部分当时所说的话。

罗雯:我们的目标是与每个孩子都能有一次触碰内心的交流,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快乐,给人方便。

围绕这样的目标,我们根据两个孩子的兴趣、特点、背景和观念,分别给予不同的礼物、书籍等,慢慢把心打开。我们知道如果思想观念朝着正确的方向认知,就一定会越来越好。精神不贫穷,物质生活也会得到慢慢改善,改善是一种心的改善,心改善了,环境也会慢慢改善。

睿轩:这个两个孩子在这么不利的环境中,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而且还在坚持自己的学习梦想,挺难能可贵的。换了我,我做不到,我应该向孩子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毅力。

第二天一早先去妇联接了王丽主任,在她的引导下到了园园(化名)家。组里的人都很期待再见到园园,上次见了园园,大家都很欢喜。园园很懂事,说话谈吐都很得体。

这次进到园园家(实际是姑姑、姑父家),映入眼帘的是园园的爸爸,刚做过手术瘫在床上。上次并没有见到园园爸,只是听弟弟亮亮(化名)说爸爸精神不太好,有点残疾,一个人过。这次见到,还是很心酸的。

整个过程跟园园爸交流较少,我们发现园园爸神智还是很清醒的,只是不爱说话。我们宽慰他都会好起来,自己保重好身体,就是对园园和亮亮的支持,他们需要你。

我们依次拿出送给园园和亮亮的礼物,看得出每个人都很用心。罗雯大姐是一本木质的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十分名贵,只因为上次园园说喜欢朱自清的《春》;王喆准备了糖果、衣服、手套、书包,没能来的刘庆华组长也托我们送了春联、福字等。我送的是跟了我六七年的MP3,里面满满的都是正能量的歌。




谈话的气氛始终融洽,我饶有兴致的问园园,上次寄给你的字帖有没有练。还真练了!练得还真好看,回想我这么大时,断写不出那么疏朗整齐的字。临走前,让园园在我的本子上写几个字,字的内容请看次日结行。

王喆和罗雯大姐提议让园园唱首歌,园园真唱了。那么羞涩的小女孩愿意在我们面前袒露心扉,自信展现,我们很是高兴。

这次并没有见到弟弟,说弟弟在补课,很失望,我们组并不太担心园园,相形之下,对弟弟亮亮,我是极为关注的,与姐姐相比,亮亮内心十分空洞,近乎有些木讷,缺乏一个男子汉的活力和气势,上次来时,怎么都打不开话题,索性带出去,教他怎么学习使用相机,让他帮我们拍照,当时效果是不错的。



这次听姑母说,我们回去后,亮亮爱笑了,爱学习了,这自然是我们愿意听到的,但愿会更好,希望下次再去的时候能见到亮亮,再好好聊聊,谈话过程和临走时,反复叮嘱园园要好好看管弟弟,严格要求弟弟,帮助弟弟成长。

园园姑父家经济本就很困难,再加上园园爸刚做了手术,又不属于报销范围,更是雪上加霜,薄薄的垫子和被子让我们看了心酸。

临来前,园园姑父一家特意准备了两箱柿子送给我们,一个个码得齐齐的,小小的箱子里面竟装了八十多个。真是被这家淳朴的人家感动了,家境贫苦,但他们的心是富有的,是慷慨的。



今天走访的体验总结起来是一个喜悦,三个惊喜。

说到喜悦,是因为看到自己组走访的孩子和先前接触有了改观,爱笑了,更主动了,更上进了,让我们志愿者有了存在感,价值感,感到功夫没有白费,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一个惊喜是给他们的字帖,他们都在练习,这说明他们认同你,尊重你,知道你是为他们好,这是交心的惊喜。

让在场的一个小朋友来读读这个小姑娘写给我们的话吧,我们以为会是新年好之类的祝福,但实际不是。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特意让小男孩读了三遍,稚嫩的童音喊出的却是我们明天的最强音。)

第二个惊喜是满满两箱的柿子,在座的每位志愿者至少人均3个以上,码得齐齐的。临来前我开玩笑说“姑父,您要是做水果生意,准赔本,太实诚了!”这么沉重的礼物说明这家人充满了感恩之心,懂得感恩的人才有未来,这是感恩的惊喜。(昨天还在品尝柿子,真的很甜哦!)

我试探性的问,“园园,你想要什么礼物?”园园很自然的说,“想要本优秀作文书。”大家发现了没有?如果一个跟你不熟的人问你有什么需要,你会怎么反应?警觉、拒绝、排斥、防卫,只有在最亲的人面前,你才会表达你的需要,这更说明园园接纳了我们,认可了我们,我们的关系更近了一层,这是被信任的惊喜。

出发很晚,看望很晚,回来很晚,吃饭又晚,结行更晚。但让人感动和欣喜的是各位志愿者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和克制,比较这两次走访,每次都是一次深有体会的洗礼,给予了小小的爱,收获了满满的爱和正能量,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默默无闻的、不抱怨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