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这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清晨六点左右所有的家人都收到关怀组这样温馨的提示:各位家人们,7:40—8:10摆渡至培训地,8:30培训正式开始,请家人们注意出行安全。天还黑着、人们还在熟睡的时刻,有一群怀揣着爱心的仁爱志愿者从北京市区各个区县朝着崇礼走访前培训的地点,为了同一个目标迎着凌冽的寒风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早8:20左右所有的参会人员在会务组的帮助下准时到达会场。清晰准确的指令,严格遵守时间的队伍,马蹄形开放的培训会场中,一天的培训开始了。
这是一次尝试创新的培训模式,通过执行“全模拟实地走访”这个事件,全员共同学习“如何有效沟通”。志愿者全程体验走访各个环节、反复演练力争锤炼一个有专业素养的团队,同时不断发现勇于承担的志愿者锻造一个有执行力有专业度有爱心的团队,能智慧的将爱传递出去。
1月9日会场培训只是正行和结行环节,培训的前行部分是从1月6日8:00开始的。各项前行准备工作在那个时间段已经开始了,整个走访活动任务顺着这样的架构下达:三名队长助理负责将队长下达的九个任务包在规定的时间内下达给各组承担负责人,负责人继续分解直到每个愿意承担的人员,在执行过程中,队长和队长助理密切关注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及时补位。会场上所有的人员聚在一起的时候,以如何“有效沟通”为内容的培训开始了。
首先是自我介绍环节,这部分是为了解决新志愿者见面、面对从未见过面的孩子们,该如何展示自己并能够进一步彼此链接传递爱。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面对类似的事情,3分钟之内出现语言不流畅、所言非所问、超时等等状况,体验式蜕变课程资深导师子西老师仔细聆听并给予了非常清晰的分析,同时将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如何做才能有效沟通分析并让大家反复练习。
技能上通过演练可以不断提高,这些有爱的志愿者如是说:杨秀荣——“尽我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别人做更多的事情”;修俊武——“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也就是成就我们自己”,这也是仁爱慈善基金会的宗旨。许波——“我是一个负责,担当,有爱的男人,我要用我的爱温暖这个世界”,相玉德——“学会和陌生人和不同经历的人沟通,接纳对方,了解对方,在交谈中成长”。多可爱的志愿者们、多好的团队啊。这样的人在一起还有什么做不了的事情呢?
承担者分享环节,目的是尽可能有效复制,让大家明了担当人员为了呈现一个团队都做了什么、需要大家协助什么,如果有新的志愿者来了如何快速告诉对方该如何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决定了志愿者是否能够留下来,并不断在团队中成长。
郭瑞香,面临各种无常,力担后勤重任,各种零零总总的事情都在这位大总管身上,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场地布置完已经是晚上八点多还是去超市购买所需物品精挑细选用最少的钱购买最好的东西,活动头一天突然失声说不出话来了,饶是如此仍然短信和微信沟通,真是用心,为团队如同为自己家一样,这是基金会所说的自他相换、真诚奉献。
吴国玉,财务核算精准、细致,收支一目了然的账务呈现给大家的时候,很多人都惊叹,这么详细的资料啊。只有每一个环节都了然于胸的人员才可能将资料做到如此。专业、细致、用心,把公益活动中人们经常关注也最容易发生异议的环节做到公开透明。
张娜,队长助理,用她自己的话说“上传下达,快速行动”,为一个团队信息畅通立下汗马功劳,这个角色好像一个传送带,是保障整体运行的重要环节。
关怀人员,温暖问候、参加培训的联络源源不断的通过短信、微信方式时空接触,六十多位志愿者逐一联络确认,中途变动再次确认。有一队爱的小分队一直在默默奉献这。石志钢、郑季恒、邵玉华三位有爱的关怀员。
模拟走访环节,目的是让仁爱的家人们在走访时能在不伤害走访的孩子及家人的同时,有效地同陌生人沟通。仁爱的家人做模拟走访实操表演,在观看的同时各位仁爱的家人在提意见,在反思自己。形成了互相学习的场面。一位志愿者在模拟受助孩子时,触景生情不经落泪,让在场的大家心中感慨万分,什么样的情怀和用心才会如此啊。
子西老师讲解了有效沟通的架构:7%的语言,93% 的其他。第一印象很重要,人们接纳对方的时间仅为3秒,我们如何有效地抓住时间和时机让对方接受很重要。利用周围环境带给你的一切可利用的事物。我们在子西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进步了。老师还为我们创建了玩中学的乐趣中,老师的育教寓娱乐中消除了将近一天培训的疲劳。
经过培训,仁爱的家人们对沟通技巧有所了解,希望在走访时能运用自如,在走访中成长。参加活动的基金会副秘书长钟莹、助学部副部长赵秀云、奥杰,基金会资深培训专家鲁杰老师高度评价了此次培训,崇礼县没有等靠要而是积极主动的创新和尝试、同时不断地培养队伍,这种精神和做法值得大力推广。
夜幕降临了,仁爱的家人也该结束了一天的培训,仁爱的家人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满满的信心将准备迎接明媚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