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心栈结缘,有着非常殊胜的意义。心栈,已经在慢慢影响我的人生轨迹。
干涸的心灵得到了滋养

在对治烦恼上,奉粥的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

记得还没有接触心栈时,我晚上常常被心中的烦恼折腾得难以入睡,与家人之间也经常发生对立摩擦。第一次参加完奉粥,那天我回家不再像往常一样和家人拌嘴、对抗,转变为关心和爱护,感到心灵被唤醒了,许久没有那样的高兴和舒服。以后每次参加完熬粥、奉粥,好像吃了一种快乐的“神药”,愉悦的心情可以保持大半天。志愿者们也都有同感,有的甚至体会出药效可以持续到几点几点!

心栈成为了我们正能量的加油站,当心情低落时,都会想来这个快乐的“能量场”。通过奉粥,重拾爱心,能够有力量继续前行。“有空来奉粥”——已成为很多大运河心栈志愿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获得了良师益友

大运河心栈聚集了一批甘于奉献、志向坚定的志愿者,像熬出心栈第一桶粥的廖伟才和布慧玲,对待奉粥热情似火的谢秀琳,默默承担文宣工作一年多的周红,总是带给别人快乐的张春生,带领我们学习的马仙河,上班前有空就来奉粥的孙红曼……,他们都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以身作则的榜样。

我曾经连续有两次奉粥活动感觉收获不大,甚至是流于形式。后来正是看到这些老志愿者们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心栈的理念、标准,才发现是自己的真诚心和恭敬心不够,于是便及时在态度和行为细节上进行了改正。另外,自己身上有很多的烦恼习气,比如躁动、观过等等,也会不知不觉带到了心栈,常常会给大家造成违缘,如果在其他世间的团队,可能早就对我不理不睬了。但是志愿者们总是给予包容,并不断拉拔、鼓励,在很多方面给予帮助,使我能慢慢修正自己。

有一次,我和单位同事发生矛盾,本打算要采取争锋相对的措施,幸好志愿者们及时劝我要观功念恩、管好自己,用奉粥的心态来处理好人际关系,使我最后能妥善地解决了问题。在心栈得到了很多真正对自己好、为自己成长保驾护航的良师益友,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服务他人的能力获得了提高

心栈的很多岗位为个人成长创造了条件。最开始,在打粥、环保、摄影等岗位学习体验,还挺有积极性。

后来,张春生拉拔我做当天负责人,周红又拉拔我承担文宣部分工作,我却都是诚惶诚恐、退避三舍,更甘于做一个打酱油的。但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持续不断、连绵不绝,终于我也慢慢能够承担起心栈一些简单的事务。通过承担,做事的能力也得到了增长。比如,我刚开始做文宣的时候,每次编辑照片和日志需要3—4个小时,心里想着是为了精益求精,实际上是不敢取舍、做事没有章法的体现,后来采取初筛、分类、加工、合成、上传、校对、发布的工作流程,把作业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有效提高了效率。

通过承担,使我体会到,任何一件事的圆满,都要靠发心、用心才能做好!

我找到了人生方向

大运河不仅有心栈,还有学佛小组。之前我已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常常看师父的微博,总看到师父开示说: “一定要亲近善法友团队”。在此驱使下,我于今年3月份参加了学佛小组学习。

刚开始,我认为自己读《弟子规》、《了凡四训》已有了些心得,加入学佛小组可以让我再系统学习一下佛教知识。后来,却发现自己无法将所学的传统文化用在身心上,整天处于身心逼恼的状态。无奈之下,我想起佛教是“大医王”,应该不会拒绝收治我这个“心患绝症”的病人。在心栈志愿者们的拉拔下,我在今年的9.12法会上皈依,正式成为了一名佛弟子。近期参加了皈依培训,我更加意识到夯实基础和遵守次第的重要性,比如持守一周“不损恼有情戒”,在工作和生活中就获得了很多益处。再去参加奉粥的时候,又有了新的认识:面对路人拒绝和接受等不同的境界,微笑、代人着想、自他想换、善观缘起……

这些善行的实践都可以在奉送一杯爱心粥中得到。每一天就好比自己的一生,如果早晨能够早起参加YY共修,然后再去奉粥,一天都会很有意义、很顺利地度过,而如果每天都这样度过,自己人生的价值也将发生改变。

 

成为仁爱志愿者这一年多来,自己心灵上获得了宝贵的成长,但也还有很多问题和差距,很多所学的善法还没有真正去力行,在团队中仍是索取多、给予的少,不能事先用佛法和心栈理念去预防烦恼等等。

安住心栈就有办法,依止师法友就能不断地改正,超越!与心栈结缘,就像在心中种下了一颗大善的种子,现在它已经发芽,希望在师法友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修葺枝桠,早日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