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之行让人意外,收获不断。
刚开始并不安稳参加活动,直到听到一个辅导员分享:被人需要很幸福,被需要的那天晚上睡的很踏实。恍惚间很感动,很羡慕。
从进入法门之光就感到法门寺从上到下对活动的重视。虽说组织架构不严谨,但沟通很轻松。发现法门之光的组织架构没有变成要求人的条条框框,尊重、慈悲和发心时刻能感到。过去大家说我认真负责,但越认真越僵硬、冷冻,弄的自己也很苦恼,他人也不痛快。在法门寺突然感到目标、程序很必要,可更需要热情、关爱和理解推动目标程序。刚看到时我以为是外界让我这样的,交流后发现我又错了,这个错误还很明显。近年来通过带下位,小有心得。现在才发现我在用方便技巧引导别人顺着我的心意做事,而不是真正接纳对方。有期待就有烦恼和不自在,别人凭什么满足我的要求?相反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进步上,把付出视为训练,认真负责和热情理解就能更好融合。
一次向法师请教问题,刨根问底问出的答案是:我精神紧张。另一次向另外一位法师请教甚深大法,法师只讲解了皈依和祈求,并说学会信心和皈依祈求,问题就解决了。一直以来,稍微有不平就揪着挖掘,挖不出根誓不罢休。而根是什么样,在哪里,这棵树又长的什么样?完全不清楚。对自己要求高,对别人要求严,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潜力看不清,长期在枝叶末节忙碌。其实很多事不用计较,很多话可以不说。
但现在还达不到马上看到烦恼的速度,前面累积的不好习气也很坚硬。只是要改变什么呢?就把烦恼放在那里吧,在旁边看着它,顺便做好该做的事。可能很长时间内我还是会忘记自己在学习阶段,但至少知道我还有路。
西安古都气势恢宏,长安城主街道都比现代天安门街道宽3倍,很难想像千年前的古人就有这种气魄和胸怀。唐以后国力衰弱,虽也有朝代兴盛,却是大而不强。人民的精神面貌也随国力同步发展,佛法亦如此。走进西安一座有名的寺庙,不收供养,醒目处处提醒“参照话头”,让人感觉很是不同。当坐到窄小的斋堂吃饭时,我被挤的粘在板凳边,时刻担心同桌人起身会让我摔倒。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快,这里的世界努力维护修行的氛围。不仅感叹:我敢主持这样的寺院吗?
晚上同行邀约带点土特产回去,是要合在一块还是各买各的,能不能算公费?大家意见不一。折腾了2个小时,回到宾馆已经11点半。第二天这股力量仍在持续,想起贤启法师曾规定:常住接受的馈赠物一律充公。又想到师父规定:僧众供养全部充公,有合理需求的提出申请。多有眼光啊!
出发之前没多大意乐,现在很感恩能有这次旅行。生逢盛世,如何做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又能用好盛世带来的机遇,这个问题仍然没有答案,但我会学着放轻松,皈依祈求。玄奘大师那么难的问题都能解决,我这个小问题也能解决。